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郑友其大舅挽诗》
《郑友其大舅挽诗》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寒日无光雪不成,南鸿忽至涕纵横。

鸡凭禅力平孤愤,犹及尧年了一生。

书种吾乡忧遂绝,泪河他日向谁倾?

鳌峰合眼何曾烬,长觉微言总带醒。

(0)
鉴赏

这首挽诗《郑友其大舅挽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情感深沉,寓意深远。

首句“寒日无光雪不成”,描绘了凄冷的冬日景象,暗喻逝者生命的终结与环境的萧瑟,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接着,“南鸿忽至涕纵横”以南飞的大雁突然到来,引出泪水横流的场景,象征着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

“鸡凭禅力平孤愤,犹及尧年了一生”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鸡与禅力联系起来,表达出逝者在生前可能遭遇的孤独与愤懑,但最终在禅定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仿佛在有限的生命里得到了解脱,与古代圣贤的长寿相比,完成了自己的人生旅程。

“书种吾乡忧遂绝,泪河他日向谁倾?”这两句表达了对逝者所在家乡的忧虑可能因此而消失,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未来的泪水无人可倾诉,流露出深深的孤独感和对未来未知的担忧。

最后,“鳌峰合眼何曾烬,长觉微言总带醒”则以鳌山(传说中的神山)为喻,表示逝者虽已离世,但其留下的智慧与教诲却如同不灭的灯火,永远照亮后人的道路,提醒人们要时刻保持清醒与警觉。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缅怀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天窗

凿屋分将一尺明,坐令隔幌见帘屏。

任从世界倾盆雨,只要萧萧数点声。

(0)

八月六日西风极凉如十月间晨起偶题

初过三伏暑初归,风景谁知遽惨悽。

短日旅愁消美酒,五更乡梦托晨鸡。

江天水冷鱼龙蛰,野泽风多鸿雁稀。

尘箧敝貂犹得在,过冬偶免叹无衣。

(0)

晨起眺望

众木交阴园径荒,独寻细径上东冈。

山头秀插垂云处,江面平分浴日光。

沙际离离横水鸟,林端历历过风樯。

登临每到消忧处,不觉三年客异乡。

(0)

重到临淮寿圣院

陈迹不可访,旧游三十年。

相逢非故物,大半已沈泉。

世界扬尘海,浮生不系船。

老人无固必,醉即掩篷眠。

(0)

将别普济二首·其二

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

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

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

(0)

冬日杂兴六首·其一

小园晴自扫,曝日坐前轩。

野鼠穿山叶,寒乌啄草根。

短篱藩隙地,别径入孤村。

幽趣供岑寂,淹留不复论。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