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阳竞渡楚风存,疾较飞凫夐出群。
棹起浪花飞作雪,竿飏旗彩集如云。
一时豪杰追卢肇,千载忠魂吊屈君。
两岸红裙笑俚妇,那知斗草独笼芸。
端阳竞渡楚风存,疾较飞凫夐出群。
棹起浪花飞作雪,竿飏旗彩集如云。
一时豪杰追卢肇,千载忠魂吊屈君。
两岸红裙笑俚妇,那知斗草独笼芸。
这首《端阳竞渡》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热闹场景,展现了明代诗人冯银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感悟。
首句“端阳竞渡楚风存”,开篇点题,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活动,联想到古老的楚文化,暗示了这一习俗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接下来,“疾较飞凫夐出群”一句,通过将龙舟与水鸟进行对比,突出了龙舟竞渡的速度之快,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比赛的激烈与壮观。
“棹起浪花飞作雪,竿飏旗彩集如云”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比赛时的景象。划桨激起的浪花如同雪花般飞舞,旗帜在风中飘扬,色彩斑斓,仿佛聚集了云朵,营造了一种热烈而充满活力的氛围。这两句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感,也体现了作者对端午节龙舟赛独特魅力的赞美。
“一时豪杰追卢肇,千载忠魂吊屈君”则将目光转向历史人物,提到卢肇和屈原,前者是唐代进士,后者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这里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的缅怀,也是对端午节纪念屈原这一传统意义的体现,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岸红裙笑俚妇,那知斗草独笼芸”两句,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描绘了观众中的女性形象,她们或许在欢笑,或许在参与其他传统游戏,与龙舟赛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端午节期间人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
整体而言,《端阳竞渡》不仅描绘了端午节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还融入了历史文化的元素,以及对传统节日精神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时代感和个人情感的佳作。
去望犹三夕,光华宛矣同。
炎天几及半,午夜喜当中。
爽气乾坤满,清辉宇宙通。
恍瞻银界白,遽失火云红。
庭叶霜花泛,池波雪色融。
闾阎消烈暑,寥廓散轻风。
快若离深甑,飘然出大笼。
秋毫归一鉴,宿翳却千重。
谁弄桓伊笛,徒思范蠡篷。
魁杓俄转北,箕尾渐回东。
林静疏瑶圃,桥虚卧玉虹。
馀凉入幽室,暗雾泫深丛。
纬象光仍小,银河派自洪。
依希太清境,彷佛广寒宫。
鸟宿群疑定,人闲万虑空。
调琴閒对客,酌酒旋呼童。
莫语身兼世,休论萍与蓬。
且来明月下,举白听梧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