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
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
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
孤城淮北晚钟残,落日桥边送客鞍。
物外楼台秋更豁,山深松竹晚多寒。
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
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通过对环境和气氛的细腻刻画,表达了诗人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不舍之情。
"孤城淮北晚钟残"一句,以孤独的城堡为背景,传来了晚钟的声音,这种场景营造出一种萧索、荒凉的氛围。"落日桥边送客鞍"则具体描写了送别的情景,夕阳西下,朋友在桥边准备启程,诗人以此表达了对离别之情感。
"物外楼台秋更豁"一句,通过物是人非的对比强化了秋天的寂静与空旷。"山深松竹晚多寒"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和夜晚的宁静。
"窗风细细侵衣冷,檐雨萧萧到夜阑"两句,通过对细微之风和滴答之声的捕捉,使读者感受到室内外的凉意与湿润,更添了一份秋夜的凄凉。
最后,"佳境欲留嗟不可,尘埃踪迹但悲叹"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景致无法长久停留的无奈,以及面对过往痕迹所产生的哀愁。这里的“佳境”指的是送别时的环境和情感,而“尘埃踪迹”则象征着时间流逝、事物变迁,带有一丝宿命的悲凉。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对友情长存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