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星何处照人红,路指江陵汉水东。
旌节晓看冲朔雾,楼船秋喜借湖风。
威仪汉室原存庙,礼乐虞廷重秩宗。
何限疮痍吴楚道,烦公细采达重瞳。
使星何处照人红,路指江陵汉水东。
旌节晓看冲朔雾,楼船秋喜借湖风。
威仪汉室原存庙,礼乐虞廷重秩宗。
何限疮痍吴楚道,烦公细采达重瞳。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林文俊所作的《送少宗伯严公掌礼显陵》。诗中描绘了严公即将前往显陵掌管礼仪时的壮丽景象和诗人对其的深切期望。
首句“使星何处照人红”,以“使星”比喻严公,暗示其将如星辰般照亮前程,给人以希望与光明。接着,“路指江陵汉水东”,点明严公此行的目的地,江陵位于汉水之东,预示着一段新的旅程和使命的开始。
“旌节晓看冲朔雾”,描绘了严公出行时的壮观场景,旌旗飘扬,节杖在手,即使在清晨的雾气中也能清晰可见,展现出其威严与决心。“楼船秋喜借湖风”,则通过楼船在秋日湖面上借风前行的画面,表达了对严公旅途顺利、心情愉悦的美好祝愿。
“威仪汉室原存庙,礼乐虞廷重秩宗”,这两句赞美了严公在汉室和虞廷的崇高地位,强调其在礼仪制度上的权威与贡献,同时也寄托了对严公在新任上继续发扬光大传统礼仪的期待。
最后,“何限疮痍吴楚道,烦公细采达重瞳”,表达了对严公所经之地百姓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其细致入微、体恤民情的期望,希望严公能洞察民间疾苦,为百姓谋福利。
整首诗通过对严公出行场景的描绘和对其品德、能力的赞誉,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其使命的崇高敬意。
富儿重安居,贫士轻远游。
衣食苟不充,奔迸宁得休?
前年游稷下,将母住齐州。
母卒始归葬,暂一省林邱。
本无置锥地,故乡安可留?
今当涉河洛,但为妻子谋。
出门瞰春光,碧草千里愁。
故人重话别,清酒持满瓯。
洛中何郁郁,龙门带伊流。
圣贤生其间,遗迹应独求。
行行蹑中岳,崇高物象收。
素襟谅宏达,登览旷悠悠。
使君方爱才,重士千金酬。
士声嗟已靡,古道少复由。
虽不当其位,可以佐旁搜。
所贵在明义,坎壈岂足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