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起日色昏,村落隐轻雾。
相将楼上来,豁然乾坤露。
晴高大岘云,秋远济阴树。
海山何处归,万里如可步。
晨起日色昏,村落隐轻雾。
相将楼上来,豁然乾坤露。
晴高大岘云,秋远济阴树。
海山何处归,万里如可步。
这首清代诗人张象津的《登楼》描绘了一幅清晨登楼远眺的画面。首句“晨起日色昏”展现了早晨时分天色微暗的景象,透露出一种静谧而略带朦胧的氛围。接下来的“村落隐轻雾”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意境,将远处的村落笼罩在淡淡的雾气之中,增添了几分神秘和诗意。
“相将楼上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楼的情景,共享这清新之景。“豁然乾坤露”则写出登高后视野开阔,天地间豁然开朗,云雾散去,展现出明亮的景色。诗人继续描绘眼前之景,“晴高大岘云”和“秋远济阴树”,通过晴朗的天空和远方的树木,传达出秋季的宁静与辽阔。
最后两句“海山何处归,万里如可步”寓意深远,诗人似乎在问自己,面对这壮丽的景色,是否能跨越万水千山,找到心灵的归宿。此句流露出诗人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使得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