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人爱岑寂,林下筑幽居。
触石云生谷,通泉溜决渠。
鹤眠春院静,猿去晚林疏。
时有采芝客,商歌振碧虚。
幽人爱岑寂,林下筑幽居。
触石云生谷,通泉溜决渠。
鹤眠春院静,猿去晚林疏。
时有采芝客,商歌振碧虚。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王翰的《题山居幽趣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居生活画面。首句“幽人爱岑寂”表达了隐士对于清静环境的喜爱,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淡泊与超然。接下来的“林下筑幽居”进一步描绘了山居的具体场景,选址在林中,更显其远离尘嚣的隐逸之志。
“触石云生谷”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山间云雾缭绕,仿佛从石头缝隙中升起,增添了神秘与空灵的氛围。“通泉溜决渠”则写出山泉潺潺流过,清澈见底,为这幅画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鹤眠春院静,猿去晚林疏”通过描绘春日夜晚的寂静,鹤在院中安眠,猿猴离去后林木稀疏,进一步渲染出山居的宁静与祥和。最后,“时有采芝客,商歌振碧虚”以采药人的歌声在青空中回荡,增添了山居生活的诗意与人文气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山居环境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的赞美,体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在乱世中的内心寄托与追求。
风来吹叶动,风去畏花伤。
红英已照灼,况复含日光。
歌童暗理曲,游女夜缝裳。
讵减当春泪,能断思人肠。
抱琴寻断碣。正斜日初沉,乱烟凝碧。苍苔旧行迹。
想沙鸥高致,似曾相识。问情暗觅。
指秋坟、樵苏能说。
叹寒梅、零落东风,閒却一溪明月。悽恻。
西泠春晚,天竺云深,空怀孤洁。
荷农未葺,天涯愁倚岩石。
念幽人去后,峰南峰北,多少啼猿唤客。
黯伤心、欲荐江蓠,夜凉露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