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三首·其一》
《偈三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偈颂  押[虞]韵

出定只消弹指,佛法岂用工夫。

我今要用便用,不管罔明文殊。

(0)
鉴赏

这首诗出自宋代禅宗高僧释德洪之手,名为《偈三首(其一)》。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与领悟。

“出定只消弹指”,开篇即点明了佛法修行的快捷与直接。这里的“定”指的是禅定,即通过冥想或专注达到心灵的平静状态。而“弹指”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一过程的迅速,仿佛轻轻一弹,即可从纷扰的思绪中解脱出来,进入内心的宁静。这句诗强调了禅修并非需要长时间的苦修,而是瞬间的觉悟与解脱。

“佛法岂用工夫”,紧接着一句,诗人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本质。他认为佛法并非依赖于外在的努力和技巧,而是内在的觉醒与智慧。这里的“工夫”泛指努力、练习,诗人以此反问,暗示佛法的实践在于心性的自然流露,而非人为的刻意追求。

“我今要用便用,不管罔明文殊”,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实践的自由态度。他主张当下即是,无需等待所谓的“明师”或“文殊菩萨”的指引,即刻运用佛法于生活之中。这里的“文殊”是佛教中的智慧菩萨,常被用来象征智慧的启迪。诗人通过否定传统的依赖性,强调了个人直觉与内在智慧的重要性,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直接体验和实践佛法,而不是仅仅依赖教条或外在权威的指导。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禅宗思想的核心——即刻的觉悟与实践,以及对传统教条的超越,强调了个人内在的觉醒与智慧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养鹤

小庭翻作老巢栖,肥饱关心细品题。

一样清高林处士,权当弱息付梅妻。

(0)

感赋·其一

丧乱偏多感,尘踪叹转蓬。

弟兄半零落,亲友各西东。

世界鲸波滚,羁栖燕幕同。

天涯憔悴尽,顾影独书空。

(0)

冈山树色

苍苍云水望中深,耸拔冈山百尺岑。

暮霭晴岚匀著色,洞烟湖雨合成阴。

每因觅橘青迷眼,常欲问樵绿绣襟。

闻道仙人曾种药,良方拟向古樛寻。

(0)

庆飨老典·其二

霜髯雪鬓满华筵,恰似人间小洞天。

酒醴笙簧皆备举,皤皤士女乐忘年。

(0)

即景·其四

霜寒水落响天风,烟叶流丹几树枫。

雪冷石梁人影绝,蓑衣独钓一渔翁。

(0)

冬夜八首·其三

嚼雪题新句,焚香净客心。

天寒烟较重,云暗夜来深。

天冷茶声歇,衣单露气侵。

孤灯人寂寂,聊写静观吟。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