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以为此池亭之意使余赋诗》
《余过兴州太守晁侯延之于东池晴碧亭且道其所以为此池亭之意使余赋诗》全文
宋 / 文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郑谷题诗处,荒凉不复知。

使君来问日,景物欲归时。

崖巘供清溜,亭台绕翠漪。

主人怜过客,借与傲炎曦。

(0)
翻译
郑谷题诗的地方,如今已荒凉不再被人知晓。
当地官员前来询问,正值景色将要归于宁静之时。
山崖上清澈的水流,环绕着亭台的是碧绿的涟漪。
主人同情过往的客人,慷慨地借出这清凉之地对抗炎热的阳光。
注释
郑谷:唐代诗人。
题诗处:写诗的地方。
荒凉:人迹罕至,破败。
不复知:不再被人记得。
使君:古代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问日:询问时间或来访。
景物:自然景色。
归时:结束或消退的时候。
崖巘:山崖和峰顶。
清溜:清澈的流水。
亭台:建筑中的小亭子。
翠漪:绿色的水波。
主人:这里的主人,可能指地方官或者庄园主。
怜过客:同情或款待过路的客人。
借与:慷慨提供。
傲炎曦:对抗炎热的阳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雅的园林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主人对过往游子的思念之情。诗人以郑谷题诗为起笔点,借此表达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不舍。

"崖巘供清溜"一句,生动地勾勒出山涧清流的自然美景,"亭台绕翠漪"则描绘了亭台四周被绿意盎然的水面所环绕,展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空间。主人对过往客人的思念之情,通过借用日光来照耀池中的清流,以此作为与客人共享的美好记忆。

诗中还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逝去时光的珍惜,主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如同那阳光一样温暖而持久。整首诗通过景物的描写,传达了一个深邃而内敛的情感世界,是一首抒发怀旧情绪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文同

文同
朝代:宋   字:与可   号:笑笑居士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生辰:1018~1079年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
猜你喜欢

案山渔火

群峰环绕案山横,点点渔灯一望平。

沙际谁为垂钓者,江干独有羡鱼情。

还看岚气分仍合,旋讶珠胎暗复明。

搔首几曾清眼界,虚涵夜月喜相迎。

(0)

番社杂咏二十四首

荒地欲松园更腴,诛茅覆草令秋枯。

种时禾秸惊风雨,杂植还教薏苡扶。

(0)

春望

不为寻春过小园,携筇偶自谢尘喧。

潇潇洒洒身无累,见见闻闻道亦存。

高树绿繁栖鸟乐,夕阳红丽照衣温。

遥看五老云过处,悔未携来酒一樽。

(0)

梅·其二

调鼎和羹异日才,边城春色喜先开。

会看百卉从今盛,锦绣层层遍九垓。

(0)

梅·其一

一枝谁自江南寄,岛屿冲寒亦有香。

绘出当年东阁兴,高吟不必忆何郎。

(0)

鹿耳门即事·其四

万顷洪涛沙线潆,参差竹树亦干城。

非关群盗全无策,漫说元戎有胜兵。

风自西来知顺逆,船从浅入任纵横。

潮头顷刻高寻丈,天佑皇图孰与争。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