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访新城宰》
《访新城宰》全文
宋 / 万俟绍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野花香细绿阴成,风著征衫暑尚轻。

流水有声如学语,乱山无数不知名。

柘林叶尽蚕初熟,麦陇人行雉不惊。

少驻篮舆聊问俗,儿童亦说长官清。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访fǎngxīnchéngzǎi
sòng / wànshàozhī

huāxiāng绿yīnchéngfēngzhezhēngshānshǔshàngqīng

liúshuǐyǒushēngxuéluànshānshùzhī

zhèlínjìncánchūshúmàilǒngrénxíngzhìjīng

shǎozhùlánliáowènértóngshuōchángguānqīng

注释
野花:乡村野花。
香:香气。
细:轻微的。
绿阴:绿色的树荫。
风:微风。
征衫:远行人的衣服。
流水:溪流。
如学语:像孩子学说话。
乱山:众多的山。
无数:无数个。
不知名:未命名的。
柘林:柘树丛。
叶尽:叶子落尽。
蚕初熟:蚕开始结茧。
麦陇:麦田。
雉:野鸡。
篮舆:竹轿或手推车。
聊问俗:随便问问风俗。
儿童:孩子们。
长官:官员。
清:清廉。
翻译
野花散发出淡淡的香气,绿荫成片,微风吹过,仿佛为远行的衣衫带来一丝凉意。
溪水潺潺,如同初学说话的孩子,低声呢喃,无名的群山连绵起伏,一片宁静。
柘树叶子落尽,标志着蚕开始结茧,麦田间行人走过,鸟儿也不受惊飞起。
我停下篮舆暂作停留,随意询问当地风俗,孩子们也称赞当地的官员清廉公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图景,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农村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情。首句“野花香细绿阴成”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夏时节野花盛开、树木浓荫的美丽景象。“风著征衫暑尚轻”则透露出诗人对即将到来的炎热季节有所准备,但仍感受到一丝凉意。

接下来的“流水有声如学语,乱山无数不知名”让人仿佛听到溪流潺潺之声,如同孩子学习说话一般自然而纯真。诗中的“乱山”形容山势错综复杂,不可胜数,每一座山都有其独特的风貌,却又难以命名。

“柘林叶尽蚕初熟,麦陇人行雉不惊”则是对农事的细致描写。柘林中的桑叶已经转绿,表示养蚕的时节已到;而麦田里的人们行走自如,即便遇到了野兽,如雉,也毫不惊慌。

最后,“少驻篮舆聊问俗,儿童亦说长官清”表达了诗人在乡间短暂停留,与当地百姓交流,询问乡里的风土人情。连孩子们也谈论着地方官吏的廉洁,这不仅反映了一个美好的社会景象,也是对这一时期政治环境的一种肯定。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柔和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与乡村生活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社会和谐、清廉官吏的赞赏。

作者介绍

万俟绍之
朝代:宋

万俟绍之(生卒年不详),字子绍,自号郢庄,郢(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人,寓常熟。万俟离曾孙。力学好修,尝登王万之门,其文闳肆,其诗清严。两举不第,卒。
猜你喜欢

偈二十二首·其十七

头颅百皱发又白,两手扶犁更出来。

拈起旧时毡拍板,大家看我舞三台。

啰啰哩,啰啰哩。无处有月波澄,有处无风浪起。

(0)

偈二首·其一

吃粥了也,头上安头。洗钵盂去,为蛇画足。

更问如何,自纳败阙。

(0)

禅人请赞·其一

五戒不持,威仪破尽。空腹高心,言不足信。

徒将朽木乱涂糊,衲僧添得膏肓病。

(0)

皇太子妃请就径山升座末后说偈

佛身无为,不堕诸数。随机示现,应无所住。

如月行空,光照寰宇。廓彻信心,庄严福聚。

记得先贤曾有言,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0)

示曾秘校

天童得力句,不摇三寸舌。

父母未生前,令已行摩竭。

直下便承当,敢保犹未彻。

放下百不知,脑门重著楔。

唯是过量人,一拳无二说。

(0)

指三门

蹋断千差路,泼天门户开。

抬头空荡荡,脚下起风雷。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灵澈 孙觉 潘之恒 李光地 崔遵度 丰稷 司马相如 李显 包融 花蕊夫人 杜琼 费祎 陈夔龙 戴明说 宋绶 蔡琰 钟离权 哥舒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