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中风土暖,麦收常早时。春膏向?沾,近况曾未知。
忽接方伯奏,大慰悬望思。
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
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
居奇更预防,擘画皆合宜。
皇州春如豫,迩来望云霓。
数日虽可待,一时难置怀。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
天中风土暖,麦收常早时。春膏向?沾,近况曾未知。
忽接方伯奏,大慰悬望思。
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
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
居奇更预防,擘画皆合宜。
皇州春如豫,迩来望云霓。
数日虽可待,一时难置怀。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名为《闻河南收麦志慰》。诗中描绘了对河南地区小麦丰收的喜悦之情,以及对农民生计的关怀。
首句“天中风土暖,麦收常早时”点明了河南地区的气候特点,温暖的气候使得小麦能够较早成熟收获。接下来“春膏向沾,近况曾未知”表达了对春季雨水的期待,希望雨水能适时滋润土地,为小麦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忽接方伯奏,大慰悬望思”写出了听到河南小麦丰收的消息后,内心的激动与欣慰。方伯是地方官员,此处指代的是地方行政长官,他们的报告带来了丰收的好消息,让人心中悬着的忧虑得以缓解。
“入夏雨既佳,丰秋定可期”预示了夏天的雨水充足,为秋季的丰收奠定了基础。接下来“因恐贱伤农,仓贮亦借资”表达了对可能因价格低廉影响农民收入的担忧,并提出通过增加粮食储备来帮助农民度过难关的想法。
“官籴筹补足,贾涌即罢之”说明政府采取措施,通过购买粮食来稳定市场,防止价格波动过大。最后“居奇更预防,擘画皆合宜”强调了在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时,应提前做好准备,确保措施得当。
“皇州春如豫,迩来望云霓”将京城比作春天的豫地,表达了对丰收景象的向往。然而,“数日虽可待,一时难置怀”也反映了丰收的喜悦需要时间来实现,一时之间难以完全放下心中的忧虑。
“愁中聊因慰,慰远愁近兹”总结了整首诗的情感,即使在忧愁中也能找到安慰,远处的忧虑可以暂时被近处的喜悦所取代。整首诗体现了对农业丰收的期盼和对农民生活的关心,展现了古代帝王对于民生的深切关怀。
邪正不两立,何异莸与薰。
宁怀爱憎念,趣尚难同群。
向来阊阖疏,杯水沃烈焚。
虽无扑灭期,固亦摧炎熏。
黄钟动孤管,众乐知有君。
祇今才数年,荟蔚朝隮云。
公身虽已殒,公言犹可闻。
所期动九天,从此泾渭分。
宁愿如曲江,一尊酹孤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