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初晴霁景鲜,承欢行庆荅芳年。
惟欣爱日临任辇,讵拟薰风入舜弦。
画鹢飞波迅於鸟,綵縆界道直如弦。
远人许预天中赏,欲使重瀛盛事宣。
宿雨初晴霁景鲜,承欢行庆荅芳年。
惟欣爱日临任辇,讵拟薰风入舜弦。
画鹢飞波迅於鸟,綵縆界道直如弦。
远人许预天中赏,欲使重瀛盛事宣。
此诗描绘了端午佳节,皇太后观赏龙舟竞渡的盛大场景。首句“宿雨初晴霁景鲜”,点明了雨后初晴,阳光明媚的景象,为整个画面铺垫了清新亮丽的背景。接着“承欢行庆荅芳年”一句,既表达了节日的庆祝氛围,也暗含了孝顺与欢乐的主题。
“惟欣爱日临任辇,讵拟薰风入舜弦”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典故。“爱日”象征着皇太后的慈爱,“任辇”则借用了古代帝王出行时的车驾,以表现皇太后的尊贵地位;“薰风”指的是和煦的春风,“舜弦”则是引用了古代帝王舜的音乐,这里用来形容皇太后的德政如同春风化雨,滋润人心。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赞美了皇太后的仁爱与德政。
“画鹢飞波迅於鸟,綵縆界道直如弦”描绘了龙舟竞渡的壮观场面。龙舟如同彩绘的鸟儿在波浪上疾驰,速度之快仿佛超越了飞翔的鸟;而两岸的彩带则像弓弦一样笔直,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卷。这两句不仅展现了竞渡的激烈与精彩,也体现了诗人对这一传统节日活动的欣赏与赞叹。
最后,“远人许预天中赏,欲使重瀛盛事宣”表达了诗人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参与并体验到这种盛大的节日庆典,让这份喜悦与荣耀传遍四方,彰显了皇家的慷慨与共享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龙舟竞渡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皇太后的崇高赞美,展现了清代宫廷文化的繁荣与和谐,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和皇家礼制的深厚情感与高度认同。
梦绕神州路。
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
底事昆仑倾砥柱。
九地黄流乱注。
聚万落、千村狐兔。
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如许。
更南浦,送君去。
凉生岸柳催残暑。
耿斜河、疏星淡月,断云微度。
万里江山知何处。
回首对床夜语。
雁不到、书成谁与。
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尔汝。
举大白,听金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