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东山上,别来仅瞬息。
顾我双发班,看子头尽白。
焉知沧海外,桑田几变易。
感叹谁能平,闻道庶不惑。
子今造麻姑,端详问消息。
鸣鹿得野蘋,呼朋与共食。
得诀子勿忘,再晤相与悉。
邂逅东山上,别来仅瞬息。
顾我双发班,看子头尽白。
焉知沧海外,桑田几变易。
感叹谁能平,闻道庶不惑。
子今造麻姑,端详问消息。
鸣鹿得野蘋,呼朋与共食。
得诀子勿忘,再晤相与悉。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起元所作的《送友之建昌》。诗中充满了对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首句“邂逅东山上”,描绘了两人偶然相遇的场景,充满了偶然性和惊喜。接着,“别来仅瞬息”表达了时间的短暂和离别的匆忙。
“顾我双发班,看子头尽白。”这两句通过描述双方的外貌变化,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焉知沧海外,桑田几变易。”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时间的流逝感,暗示了世事无常,沧海桑田的变化。
“感叹谁能平,闻道庶不惑。”表达了面对人生无常的无奈和困惑,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寻求理解与平静的愿望。“子今造麻姑,端详问消息。”这里借用了神话中的麻姑,象征着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对朋友未来的关心。
“鸣鹿得野蘋,呼朋与共食。”描绘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画面,鹿在田野中觅食,朋友间共享生活的乐趣。最后,“得诀子勿忘,再晤相与悉。”表达了希望朋友记住这次分别的教训,期待未来再次相聚时能更加珍惜彼此。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世事的深刻洞察。
貂裘离阙下,初佐汉元勋。
河偃流澌叠,沙晴远树分。
牛羊下暮霭,鼓角调寒云。
中夕萧关宿,边声不可闻。
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
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
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梦见君高趣,天凉自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