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灵溪李侍郎》
《送灵溪李侍郎》全文
唐 / 郑巢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貂裘离阙下,初佐汉元勋。

河偃流澌叠,沙晴远树分。

牛羊下暮霭,鼓角调寒云。

中夕萧关宿,边声不可闻。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língshìláng
táng / zhèngcháo

diāoqiúquēxiàchūzuǒhànyuánxūn
yǎnliúdiéshāqíngyuǎnshùfēn

niúyángxiàǎijiǎotiáohányún
zhōngxiāoguān宿biānshēngwén

翻译
身披貂裘离开京城,初次辅佐汉室元勋。
黄河冰封,水流如堆叠,晴朗沙地,远处树影分明。
傍晚时分,牛羊归入暮霭,战鼓号角在寒云中响起。
夜晚在萧关过夜,边境的声响寂静无声。
注释
貂裘:贵重的皮衣。
阙下:皇宫之下,指京城。
初:初次。
佐:辅佐。
元勋:功勋卓著的人。
河偃:黄河结冰。
流澌:流动的冰层。
沙晴:晴朗的沙地。
远树分:远处的树木清晰可辨。
暮霭:傍晚的雾气。
鼓角:战鼓和号角。
寒云:寒冷的云层。
中夕:半夜。
萧关:古代边关名。
边声:边境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官员离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其离去的惆怅和边塞生活的孤寂感。

“貂裘离阙下”一句,以貂裘(一种贵重的皮衣)作为官员地位的象征,开篇就设定了一种高级别离别的情境。“初佐汉元勋”则透露了官员的职务和资历,是对其政治生涯的一个概述。

接下来的“河偃流澌叠,沙晴远树分”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边塞荒凉的气氛。河流在平坦的大地上缓缓流淌,水声潺潺,而远处则是沙漠与晴朗天气交织出的宁静图画。

“牛羊下暮霭”一句,以牧畜归栏的景象,描绘出黄昏时分的和谐与平静。而后续的“鼓角调寒云”则通过军中吹奏的号角声,唤起了边塞戍守的严肃氛围。

最后,“中夕萧关宿,边声不可闻”两句,更深化了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对边疆生活的感慨。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即便是在边关要塞,也只能听到寂静无声,而非战事或警报的声音,这种安宁与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景物和氛围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官员离别和边塞生活的深刻捕捉,展示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唐代诗人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郑巢
朝代:唐

郑巢,[唐](约公元八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祥,钱塘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懿宗咸通中前后在世。大中间,举进士。姚合为杭州刺史,巢献诗游其门馆。合颇奖重,凡登览燕集,巢常在侧。后不仕而终。巢著有诗一卷,《唐才子传》传于世。
猜你喜欢

和章学士祈晴昭亭山

洪范八政一曰食,民非稼穑胡为生。

江南风俗重圩垾,岁遇丰稔仓箱盈。

嘉祐六年宛陵郡,积月霖雨妨秋成。

昔之郁郁若云秀,今也泛泛犹青萍。

岂惟百姓失所望,将恐祭祀无粢盛。

集仙到郡为悯恻,斋心命驾祈昭亭。

昭亭山下欲回辙,太阳赫赫辉双旌。

老农乘时得刈穫,清风和气讴歌声。

我知夫子祷已久,由有盛德通神明。

愿公移此福天下,阴阳调燮归和羹。

(0)

过金堂偶记旧诗因赠宇文县宰

尝闻县古槐根出,最爱官清马骨高。

前辈有诗谈事实,今辰此景入风骚。

飞云几处笼山顶,密雨连宵发土膏。

公事稀疏吏归去,不妨欢侍对春醪。

(0)

李师中待制挽词二首·其一

才识无前辈,文章有古风。

爱时甘屡黜,报国仗孤忠。

夙有请缨志,竟成标柱功。

子孙传善庆,不独在其躬。

(0)

和王定国见寄

谪居终日省愆尤,贝锦虽成职我由。

萍梗屡嗟罹放逐,风波更险信沈浮。

生还故里诚多幸,坐废明时敢不忧。

自是无才速官谤,非关有命压人头。

(0)

偈五首·其五

手提巴鼻脚踏尾,仰面看天听流水。

天明送出路傍边,夜静还归茅屋里。

(0)

次韵和登州张使君

层城表海势嵯峨,车骑雍容乐事多。

八月潮平占候火,三更日上看涛波。

閒留方士谈迂怪,醉听齐讴起艳歌。

莫以高材厌留滞,功名从古喻裘蓑。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