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
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
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梦见君高趣,天凉自灌园。
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
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
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
梦见君高趣,天凉自灌园。
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开篇“直应归谏署,方肯别山村”两句,表达了诗人听从劝告准备返回家乡,不再留恋外出的决心。这不仅是对故土的情感寄托,也可能是对现实社会的某种逃避和超脱。
“勤苦常同业,孤单共感恩”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农耕生活中劳作与孤独情境的体验,以及对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这里的“勤苦”和“孤单”,反映了田园生活的艰辛,但这种艰辛又转化为一种精神上的充实。
接下来的“醉披仙鹤氅,吟扣野僧门”两句,更是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心灵寄托。醉酒之后的放松状态,以及对自然景物的吟咏,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在地态度。
最后,“梦见君高趣,天凉自灌园”两句,则是诗人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环境的交融。在梦境中遇到朋友(“君”),感受到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愉悦。而“天凉自灌园”,则是对自然界中秋意盎然的描绘,既有季节变化带来的清凉,也有大自然恩赐之美。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各个方面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生命的深切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