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濛濛,春悄悄。柳陌花堤,宛转千回绕。
绣舌姣喉容易掉。玉润珠圆,相和相争巧。
过池塘,穿树杪。爱学清歌,宫羽翻颠倒。
短梦惊残晴色好。香雾迷离,一带楼台晓。
雨濛濛,春悄悄。柳陌花堤,宛转千回绕。
绣舌姣喉容易掉。玉润珠圆,相和相争巧。
过池塘,穿树杪。爱学清歌,宫羽翻颠倒。
短梦惊残晴色好。香雾迷离,一带楼台晓。
这首《苏幕遮·鸟声》描绘了春日里鸟鸣的生动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雨后春景的静谧与鸟儿欢鸣的热闹巧妙结合,营造出一幅动与静交织的画面。
首句“雨濛濛,春悄悄”点明了时节与天气,雨丝轻柔,春意微隐,为整个场景定下了一种温婉而略带朦胧的基调。接着,“柳陌花堤,宛转千回绕”描绘了春日里柳树与花丛蜿蜒曲折的美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丽。
“绣舌姣喉容易掉。玉润珠圆,相和相争巧”几句,生动地刻画了鸟儿的鸣叫声,它们或轻柔或高昂,如同玉珠滚动,既相互应和又各展其妙,展现了鸟儿们在春天里的欢快与自由。
“过池塘,穿树杪。爱学清歌,宫羽翻颠倒”进一步扩展了画面,鸟儿们不仅在地面活动,还穿梭于池塘与树梢之间,仿佛在模仿人类的歌唱,宫商角徵羽的音阶在它们的鸣叫中被颠倒重组,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最后,“短梦惊残晴色好。香雾迷离,一带楼台晓”以梦境的短暂与清晨的清新作结,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与珍贵,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春日鸟鸣的美妙,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生活中小确幸的感悟。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草堂》【唐·杜甫】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https://shici.929r.com/shici/gF3FqM3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