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草堂》
《草堂》全文
唐 / 杜甫   形式: 古风

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

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

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

中宵斩白马,盟歃气已粗。

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

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

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

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

焉知肘腋祸,自及枭獍徒。

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逾。

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

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

谈笑行杀戮,溅血满长衢。

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

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

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

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

不忍竟舍此,复来剃榛芜。

入门四松在,步屟万竹疏。

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

邻舍喜我归,酤酒携胡芦。

大官喜我来,遣骑问所须。

城郭喜我来,宾客隘村墟。

天下尚未宁,健儿胜腐儒。

飘摇风尘际,何地置老夫。

于时见疣赘,骨髓幸未枯。

饮啄愧残生,食薇不敢馀。

(0)
注释
去:言离开。
蛮夷:指徐知道叛乱是纠集的川西羌兵。
塞:犹言充斥。
归:言返回。
虞:忧患。
陈:陈述。
初乱时:宝应元年,七月徐知道叛乱初起时。
反复:指叛乱。
大将:指严武,当时他任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
群小:指徐知道及其同伙。
中宵:半夜。
气已粗:气势凌人。
邛南:邛州(今四川邛嵊县)以南一带,当时为内附羌夷居所,知道引之为乱。
布衣:指跟徐知道反叛之平民。
专城:指任主宰一城的州牧、太守等地方长官。
两大:两者并大。
蕃汉殊:蕃,汉不和而内讧。
西卒:指李忠厚统帅的邛南羌兵。
焉知:哪知。
枭獍(:在古典诗文中,常用来比喻狠恶忘恩的人。
义士:指当时倡议讨乱者。
纪纲:指封建王朝的法纪,政纲。
逾:越轨,引申为破坏。
唱和:此唱彼和。
作威:恣意杀戮。
福:穷奢极欲。
辜:罪也。
杻械:刑具。
在手为杻,在足为械,即脚镣手铐。
用钺:指杀人。
“钺”,古代兵器,方形圆刃,持以砍伐。
色悲:言面带悲色。
尔:你,你们。
此指乘徐知道叛乱中,假平乱诛逆为名而为非作歹之徒。
娱:谓含悲供人取乐。
贱子:杜甫自称。
三年:指宝应元年至广德二年,杜甫逃离成都,往来梓、阆间,凡三年。
弧矢:犹弓箭,喻战乱。
五湖:指江苏太湖一带,古为吴地。
舍:放弃。
榛芜:丛生的荆棘野草。
步屟:著屐散步。
疏:疏朗。
一解,林间空地。
低徊:徘徊留恋貌。
衣裾:衣腋下摆。
酤酒:买酒。
大官:指严武。
骑:指跨马使者。
城郭:指城郭间邻人。
隘:阻塞。
腐儒:迂腐的书生,实指杜甫自己。
飘摇:形容时局的动荡不安。
于时见疣赘,骨髓(suǐ)幸未枯。
饮啄:此处杜甫以禽鸟自比,言个人要饮食。
食薇:吃野菜。
“薇”,野草名,高二三尺,嫩时可食,常采以充饥。
翻译
宝应元年我离开草堂时,蛮夷正充斥成都城。
而今我返回草堂,正值成都安定无忧之际。
让我陈述最初叛乱的情况,徐知道叛乱好像是转眼之间的事情。
因大将被召回朝廷,这伙群小便乘机窃据成都谋反。
半夜斩白马盟誓,气势凌人。
并西联邛州之南的羌兵以虚张声势,北断剑阁要道以抗拒长安王师。
数十个跟随徐知道作乱的人,虽无官职,却也占城为王,独当一面了。
但徐知道手下的人与羌夷头目各自争长,互不相让,并且蕃、汉殊情,以致叛乱后发生内讧。
结果发生了羌夷兵的倒戈,叛乱魁首们彼此互相残杀。
哪知祸起腋下,徐知道被自己部下所杀。
当时主持正义的人对叛乱这都很愤恨,因为他们使国家的法纪政纲受到了破坏。
徐知道手下的李忠厚辈均拥兵自立,百姓成了各种势力头目们所宰割的鱼肉。
这伙群小竞相作威作福,谁肯为无辜受害的平民辩解呢。
他们还一方面残害百姓,一方面寻欢作乐。
他们在谈笑间滥杀百姓,长街上溅满了无辜百姓的鲜血。
在他们行刑的地方,甚至风雨之时还可以听到冤魂的哀嚎声。
被杀害之人留下的妻子、马匹为贼徒占有,这些遗孀甚至马匹还要含着内心的悲痛供其取乐。
国家法纪何在?实在令人不甚叹息!
我只得奔走于梓、阆之间,三年中都想离蜀而去东吴。
由于那里也有战乱,结果竟难以成行。
我不忍舍弃这间花草堂,回来要除杂草杂木,重整庭院和药栏。
入门见四颗小松树尚在,我漫步于万竿疏竹之中。
往日养的家犬喜我久别乍归,它常情热的低回在我的身旁。
邻居喜我归来,拿着葫芦买酒准备与我畅饮。
大官严武喜我久别乍归,就遣人骑马来问我需要什么东西。
城郭间的邻人喜我久别乍归,他们来探视、问候我的人,简直挤满了整个村墟。
天下尚不得安宁的今天,当兵的都胜过迂腐的书生。
在这动荡不安的战乱年代里,何处可安置我这个老头呢?
我真的成了多余的人,所幸的是还算活了下来。
我既无用于世,在此余生里一饮一啄已感到惭愧,所以甘于清苦生活,不敢有所奢求。
鉴赏

诗人以亲身经历的战乱和个人的凄凉命运为主题,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草堂生活,抒写了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开篇“昔我去草堂,蛮夷塞成都”两句,设定了一种动荡的历史背景,表明诗人曾经离开过自己的草堂,而当时的社会正处于战乱之中。紧接着,“今我归草堂,成都适无虞”则显示了诗人重返草堂后的平静与安宁,但这种平静只是表象。

“请陈初乱时,反复乃须臾”一句,诗人似乎在追忆起初乱之时的种种经历,而“大将赴朝廷,群小起异图”则暗示了政治上的变动和权力斗争。中间部分“西取邛南兵,北断剑阁隅”等句,通过对军事行动的描述,展示了诗人所处时代的混乱与冲突。

而“布衣数十人,亦拥专城居”则转向个人生活的困顿,表露出诗人在动荡中寻求一方安稳之地的心境。接下来的“其势不两大,始闻蕃汉殊”等句,则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探讨了民族之间、文化之间的差异与冲突。

后半部分诗歌转向反思与无奈,“西卒却倒戈,贼臣互相诛”、“义士皆痛愤,纪纲乱相踰”,诗人对当时的政治状况和道德沦丧表示出深刻的忧虑。接着,“一国实三公,万人欲为鱼”则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国家权力的分裂与民众的无助。

“唱和作威福,孰肯辨无辜”以下数句,通过对歌舞宴席、刑戮杀伐等场景的描述,揭示了统治者在混乱中寻求个人享乐与权力的虚伪。诗人借“眼前列杻械,背后吹笙竽”等意象,传达出一种深深的哀伤和对人性的失望。

末段“到今用钺地,风雨闻号呼”、“鬼妾与鬼马,色悲充尔娱”,则是在描绘战乱后遗留下的荒凉景象,表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凄美与哀愁。紧接着,“国家法令在,此又足惊吁”则是对现实政治法律的无奈接受,同时也是一种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贱子且奔走,三年望东吴”、“弧矢暗江海,难为游五湖”,诗人似乎在表达自己对于未来的不确定和逃离战乱的渴望。然而,“不忍竟舍此,复来薙榛芜”则显示了对故土的留恋与不舍。

最后几句“入门四松在,步屧万竹疏”、“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等,则是诗人回归草堂后的平静生活写照。这些意象既表现了个人对于和谐生活的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抗议。

整首诗作在结构上呈现一种波折的节奏,情感上则充满了悲凉、哀愁与无奈。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诗人探讨了个人命运与历史变迁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对于社会动荡的无力感。

作者介绍
杜甫

杜甫
朝代:唐   字:子美   籍贯: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   生辰:712-770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猜你喜欢

任廷平归京

言之少室西,定陟轘辕险。

归心不避危,夕枕屡成魇。

秋声故苑空,野气荒陵掩。

独念京洛尘,曾将客衣染。

(0)

度支苏才翁挽词三首·其一

二十识君貌,交游非一朝。

魄光沉碧海,志业陨青霄。

洛客旧为社,楚人今作招。

素车京岘路,应不似嶕峣。

(0)

哀毗陵

荆溪水腥泊船早,落日无人行古道。

髑髅有眼不识春,东风吹出青青草。

荒基犹认是人家,败栅曾将当城堡。

当时压境兵百万,不脱靴尖堪蹴倒。

短兵相接逾四旬,毒手尊拳日攻讨。

内储外援两消沈,一缕人心坚自保。

孤臣守土轻性命,赤子效死涂肝脑。

朝廷有爵愧降附,幽壤无恩泽枯槁。

愿笺司命录英雄,收拾忠魂畀穹昊。

(0)

赠日者

我本无能人,简册强缠绕。

饶舌苦譊譊,外貌似了了。

应酬聊复尔,懒惰亦不少。

眨眼鼻如雷,黄昏到天晓。

(0)

陈倅寄惠四诗用昌黎和裴相韵愧不能当也走笔赋二章以谢·其二

近来人物眇江东,况也书生责勇功。

痛定却思三策谬,归来犹想万山崇。

谁从荀伯官寮里,赋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无佳语可酬公。

(0)

次韵蔡元简麒湖庄之句

鸡本惮牺先断尾,燕粗能巢聊葺垒。

漫郎无用却归来,得熟道傍真苦李。

谁家买田绿当户,何人种花红照水。

君诗读罢已忘机,扑漉沙鸥随处起。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