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醉别都门,含悽上古原。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半醉别都门,含悽上古原。
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
薄暮牵离绪,伤春忆晤言。
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半醉离别时的愁绪和对昔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开篇“半醉别都门”即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都门在这里不仅是地理上的一个出口,更是一个时间的界限,诗人在此告别。
“含悽上古原”中,“含悽”二字传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而“上古原”则让人联想到历史的长河和无尽的时光。这里的“古原”既可以是自然景观,也可以是文化的遗迹,带有一丝神秘感。
接下来的“晚风杨叶社”和“寒食杏花村”两句,则是对离别现场的具体描写。“晚风”、“杨叶”、“寒食”、“杏花”,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温馨的氛围。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感官描述,将自己的情感深度嵌入到景物中。
“薄暮牵离绪”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离别之痛,“薄暮”指的是日落时分,这个时候再次强化了离别的情感。“牵离绪”则是从字面上表达了内心的不舍和牵挂。
“伤春忆晤言”一句,则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晤言”指的是过去的欢乐谈笑,这里透露出诗人对逝去美好的无尽怀念。这种怀旧之情,常在离别时刻被激发。
最后两句“年芳本无限,何况有兰孙”则是对生命和时间的一种感慨。其中“年芳”指的是青春岁月,“无限”表达了诗人对于青春永驻的美好愿望。而“何况有兰孙”中的“兰孙”,可能是指某位亲友或是某个特别的人物,这里的“兰”字也常用来比喻德行高尚之人。这里诗人感慨的是,既然生命如同青春般美好且无限,又何须担忧乎?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现场的细腻描写和对往昔时光的深情怀念,抒发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友情难得以及生命无常的复杂情感。
罗浮梅花天下闻,千树万树如白云。
开时花似玉杯大,枝枝受命罗浮君。
么凤一食三百朵,绿萼檀香留与我。
君来先到梅花村,重梦美人君不可。
四百峰间开更开,花从旧蒂作新胎。
今岁雪多添一瓣,去年霜少尽重台。
玄墓西溪花百里,可惜天寒香似水。
炎天气暖长氤氲,生熟水沉作须蕊。
不到罗浮争得知,梅花自此长相思。
化为蝴蝶车轮大,岁岁来攀太古枝。
朱明门户是浮丘,浮丘丈人昔此游。
采药相携浮丘叔,时从洞里入罗浮。
挹袖堂前花几处,春光一望消愁绪。
云霞十里蜃楼台,锦绣三城龙子女。
今晨上巳是佳晨,与客倾壶坐草茵。
偏霸不须为武帝,清狂且复作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