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
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巫山与巴水壮丽景色的描写,以及个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表现了巫山雄伟、连天而立,与之相呼应的巴水也如同天然之物般流淌。
接下来的两句“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间世事的不确定性与自然永恒的对照。巴水虽然可能在某个时刻干涸,但那高远的青天却没有终点。
中间四句“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则描绘了诗人乘坐黄牛漫游,时间流逝得不知不觉。这两组“三朝、三暮”的重复使用,强调了时间的迅速流逝,而诗人的鬓发却在无意中变白,这是对岁月沧桑的一种深刻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个人生命体验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时间易逝、人生短暂的深切感悟。李白在这里借助巫山和巴水这样的壮丽景象,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这种结合个人情感与大自然写景的手法,是唐代诗歌的一大特色。
乍雨乍晴天晓。轻土白沙耕早。
午桥春色无边,碎锦满枝光耀。
独占芳辰,点点露湿花须,树树影筛清沼。
更有游丝袅。高兴争春,一队红妆来了。
幕天席地,莫教叹声惊扰。
不怕杯空,酒家只在村中,何用牧童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