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
□□□□□□□,□旦元□□□诗。
春到东园恰□□,腊前闻已破南枝。
□□□□□□□,□旦元□□□诗。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来临之际,东园梅花盛开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冬去春来的自然变化,以及梅花在早春绽放的美丽瞬间。
“春到东园恰□□”,开篇点题,以“恰”字巧妙地表达了春天刚刚到达东园的微妙时刻,营造出一种时间的精确感和季节更替的氛围。“腊前闻已破南枝”,腊月还未完全过去,梅花已经悄然绽放,展现出不畏严寒的生命力。“□□□□□□□”,此处省略的部分可能是对梅花形态或颜色的描绘,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旦元□□□诗”,在新的一天开始时,诗人提笔作诗,表达对这一美景的感慨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热爱与珍惜。梅花作为春天的使者,不仅象征着新生与希望,也寓意着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借梅花抒发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湘东王好开芳甸,亭台环绕朱栏遍。
就中应教谁最多,庾信江淹日欢宴。
七十里围高木栅,花柳烧残少颜色。
取次华林建邺边,奚不移归帝王宅。
曾经行处蘋芜漫,赖此名存悉歆羡。
安知飞来不是旧时莺,舞去都非昔年燕。
风擘残桃过短墙,更无人管任斜阳。
惜春犹有伤心者,认作徐娘半面妆。
故里杉松表,归程笋薤初。
杯多常失饭,囊罄只留书。
海墨收秦弃,山粮拾禹馀。
古来仙隐者,多在赤城居。
吴云迢递楚云鲜,从此南征路几千。
汉使五羊登岭日,鲁经三豕渡河年。
榕穿白草飞蛮雨,椒落黄芽起瘴烟。
待及戍瓜多载石,定无番货入归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