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有尺书来委巷,断无半颗奉权门。
且为锦荔支联句,不记金莲烛代言。
颇羡綵毫摛老作,未应丹实减初元。
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
忽有尺书来委巷,断无半颗奉权门。
且为锦荔支联句,不记金莲烛代言。
颇羡綵毫摛老作,未应丹实减初元。
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所作,表达了对远方兄弟方时父寄来的荔枝的喜悦和赞赏,以及对兄弟间情谊的深厚。全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充满了浓郁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首句“忽有尺书来委巷”表明突然收到了一封来自远方兄弟的信件,这份出其不意的惊喜让人感到温馨。紧接着,“断无半颗奉权门”则是说虽然家中没有半点可以回赠的珍贵物品,但心中的敬意和珍视之情胜过了任何实质的礼物。
“且为锦荔支联句,不记金莲烛代言”这两句诗描绘了兄弟间的情谊如同锦绣一般华美,虽然没有用金莲作灯的奢侈,但那份情感却胜过一切华丽的言辞。
接下来的“颇羡綵毫摛老作,未应丹实减初元”表达了对兄弟才华的赞赏和对岁月流转中不变友谊的珍惜之情。诗人对于那些能在岁月中留存的真挚作品感到钦佩,而即便是时间的洗礼也无法磨灭这份情谊。
末了,“明年倍熟平分吃,畅杀兹溪与后村”则是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展望,希望来年能有更加丰硕的荔果,与兄弟共同享用,在那清澈的溪流和宁静的后村中共度美好的时光。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文学功底,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精神寄托。
我梦游天台,横空石桥小。
松风吹菵露,翠湿香袅袅。
应真飞锡过,绝涧度云鸟。
举意欲从之,翛然已松杪。
微言粲珠玉,未说意先了。
觉来如堕空,耿耿窗户晓。
群生陷迷网,独达从古少。
杜叟子何人,长啸万物表。
妻孥空四壁,振策念轻矫。
遂为赤城游,飞步凌缥缈。
问禅不归舍,屡为瓠壶绕。
何人识此志,佛眼自照瞭。
我梦君见之,卓尔非魔娆。
仙葩发茗碗,剪刻分葵蓼。
从今更不出,闭户闲騕袅。
时从佛顶岩,驰下双莲沼。
苕水如汉水,鳞鳞鸭头青。
吴兴胜襄阳,万瓦浮青冥。
我非羊叔子,愧此岘山亭。
悲伤意则同,岁月如流星。
从我两王子,高鸿插修翎。
湛辈何足道,当以德自铭。
风浪忽如此,吾行欲安归。
挂帆却西迈,此计未为非。
洪泽三十里,安流去如飞。
居民见我还,劳问亦依依。
携酒就船卖,此意厚莫违。
醒来夜已半,岸木声向微。
明日淮阴市,白鱼能许肥。
我行无南北,适意乃所祈。
何劳舞澎湃,终夜摇窗扉。
妻孥莫忧色,更典箧中衣。
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
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船登岸身无虞。
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
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
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
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
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
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
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辨可叹吁。
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
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
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
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
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铻。
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
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
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
将行纷乱苦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答张子立见寄》【宋·苏洵】舟行道里日夜殊,佳士恨不久与俱。峡山行尽见平楚,舍船登岸身无虞。念君治所自有处,不复放纵如吾徒。忆昨相见巴子国,谒我江上颜何娱。求文得卷读不已,有似骏马行且且。自言好学老未厌,方册几许鲁作鱼。古书今文遍天下,架上未有耿不愉。示我近所集,漫如游通衢。通衢众所入,癃残诡怪杂沓不辨可叹吁。文人大约可数者,不过皆在众所誉。此外何足爱,刓破无四隅。况予固鲁钝,老苍处群雏。入赵抱五弦,客齐不吹竽。山林自窜久不出,回视众俊惊锟铻。岂意误见取,骐骥参羸驽。将观驰骋斗雄健,无乃独不堪长途。凄风腊月客荆楚,千里适魏劳奔趋。将行纷乱苦无思,强说鄙意惭区区。
https://shici.929r.com/shici/EiIJrpXF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