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日舟行无一家,无边眼界只芦花。
花中知有雁多少,为我传书到永嘉。
竟日舟行无一家,无边眼界只芦花。
花中知有雁多少,为我传书到永嘉。
这首诗《舟中作》由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描绘了诗人乘舟远行时的孤独与对远方的思念之情。
首句“竟日舟行无一家”,开篇便点明了诗人舟行的漫长与孤寂,整日漂泊在水上,却找不到一个可以停留的家,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孤独漂泊的氛围。
次句“无边眼界只芦花”,进一步扩展了这种孤独感,视野所及之处,只有无尽的芦花,没有其他景物,更显出环境的单调与辽阔,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空旷与迷茫。
第三句“花中知有雁多少”,诗人通过观察自然界的景象,试图从中找到一丝安慰。他注意到芦花之中,似乎有雁群的存在,这不仅为单调的景色增添了一抹生机,也引发了诗人对雁群数量的好奇,似乎在寻找一种寄托或答案。
最后一句“为我传书到永嘉”,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期待。他希望这些雁群能够成为传递信息的使者,将他的思念之情带往遥远的永嘉,寄托着他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这一句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也是诗人情感的直接流露,展现了其对远方的牵挂与对家的向往。
整体而言,《舟中作》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对远方的思念以及对家的深切渴望,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抒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