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喜凤箫吹协律,忽惊鸾镜黯无光。
入君怀袖初蒙幸,著主衣裳外不忘。
陌上野游多薄倖,闺中婉娈有刚肠。
落花满地无人扫,自是春来懒下堂。
方喜凤箫吹协律,忽惊鸾镜黯无光。
入君怀袖初蒙幸,著主衣裳外不忘。
陌上野游多薄倖,闺中婉娈有刚肠。
落花满地无人扫,自是春来懒下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和内心情感。开篇两句“方喜凤箫吹协律,忽惊鸾镜黯无光”展示了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突然之间,对虚幻世界的觉醒和失望。"入君怀袖初蒙幸,著主衣裳外不忘"则表达了一种得宠于上、谨记恩惠的忠诚之情。
中间两句“陌上野游多薄倖,闺中婉娈有刚肠”揭示了诗人在自然界中自由自在,同时,在家中也保持着坚韧不拔的品格。最后两句“落花满地无人扫,自是春来懒下堂”则描绘了一种对世俗琐事不再过分在意,即使是在美丽的春天,也选择了悠然自得,不愿参与尘世的喧嚣。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以及对于外界变化的超然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一种对生命哲学的深刻领悟。
飞来天镜,倒沈珠海,碧空净洗秋光。
桃叶渡头,琵琶岸畔,一般艳聚群芳。十里送衣香。
有樯磴历乱,丝管悠扬。
天际波平,莫惊三十六鸳鸯。此时合醉千觞。
算年华似水,水似情长。
琼榭花田,红云锦石,更谁溯说降王。夜静欲飞霜。
想倚栏多少,水佩风裳。
只恐趁潮,归去酒醒梦魂凉。
不是花枝,似枫林、落叶萧斋闻雁。
老尽少年,题诗又惊秋晚。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红浅。
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暝色闭深苑。
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
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
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回劝。
待移樽、蓼汀莎岸。
纯孤出海奔且蹶,流光欲补前宵阙。
此时大地腾哗声,我欲不狂心勃勃。
穿林一线栖乌翻,下砌三砖语虫歇。
巡栏索句方沈吟,又见织云卷如发。
美人隔帷花隔烟,纵好无如间芒忽。
祇将彩翠输鲜鳞,不借华膏鍊尘骨。
弥留渐觉意僭悽,舍去尚馀心仄兀。
中宵风露凄已寒,达曙星河澹将没。
后时好景还蹉跎,便有清歌讵能发。
遥知故人怊怅同,雁夜迢迢悄难越。
相看咫尺不相亲,眄君如眄云中月。
陇坻之坂坂九回,青天九折盘崔巍。
秦川万里一回首,歌声日暮肝肠摧。
何人作歌心断绝,游子魂消古离别。
陇头水作东西流,陇上人为死生诀。
试问此情深几许,石上车轮洼尺五。
人间何处无关山,尽道无如此行苦。
折断珊瑚七宝鞭,未曾回首祇行前。
生来不识销魂别,愧尔关西侠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