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花枝,似枫林、落叶萧斋闻雁。
老尽少年,题诗又惊秋晚。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红浅。
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暝色闭深苑。
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
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
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回劝。
待移樽、蓼汀莎岸。
不是花枝,似枫林、落叶萧斋闻雁。
老尽少年,题诗又惊秋晚。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红浅。
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暝色闭深苑。
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
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
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回劝。
待移樽、蓼汀莎岸。
这首《惜秋华》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与情感。开篇“不是花枝,似枫林、落叶萧斋闻雁”,以枫林的落叶和雁声起兴,营造出一种秋意渐浓的氛围。接着,“老尽少年,题诗又惊秋晚”一句,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暗含着对青春不再的无奈。
“疏帘不隔西风,看满地残霞自卷”描绘了一幅秋风拂过,残霞铺满地面的景象,西风的吹拂与残霞的自卷,构成了一种动态的美。而“红浅。正随阳、欲下斜光一线”则将夕阳的余晖与枫叶的红浅巧妙结合,渲染出一种温暖而又略带哀愁的色彩。
接下来,“暝色闭深苑。渐高城砧杵,动小楼刀剪”通过暮色、砧杵声和刀剪声,进一步烘托出秋夜的寂静与生活的忙碌。而“寒更艳、怕衬入,碧天云断”则以寒夜的美丽与云层的断裂,展现了秋夜的神秘与孤寂。
最后,“停琴目送南飞,倚醉颜、彩笺重展。回劝。待移樽、蓼汀莎岸”表达了诗人对南飞大雁的依恋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待。整首词在描绘秋景的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家山四年别,梅萼忽横枝。
久拟投倦翼,还成效雌羁。
初之一毫补,谩素五十炊。
所就竟何事,敢言厌拘縻。
吏民笑已满,虽勤欲奚为。
答以事不然,吾心异群儿。
矻矻不能闲,任汝了事讥。
吾道日已长,天运无穷期。
常恐业未富,无以答明时。
归将闭门坐,谨学毋自期。
刻心事仁勇,立志防怠隳。
乞我刀圭剂,发此蒙昧姿。
间关万里游岭海,谁知丈夫志有在。
古贤足迹满四方,岂但青编勤摭采。
胸多闻见益崔嵬,节历险夷终不改。
山川辉润认珠玉,草木芬芳瀼兰茝。
如何识者尚尔稀,呈露炎方越三载。
西风稳送朝天行,高怀皎皎秋俱清。
有亲鹤发要荣养,伉俪不必多为情。
翱翔一鹗横空翼,喧啾百鸟息飞鸣。
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
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
况值久旱馀,十须逾缺五。
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
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
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
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
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
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
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
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
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
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
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
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
明当自投劾,待罪听官府。
赖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
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
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
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延平次郑粹答田父词韵》【宋·陈宓】儿饥谁与哺,衣破谁与补。田家安乐时,尚有饥寒苦。况值久旱馀,十须逾缺五。加以疟鬼威,空庐倍贫窭。我适丁此时,期以报君父。人言灾害深,未知嗟近古。里闾十家聚,往往半理土。伊予忝刍牧,上恐负仁主。或妇失其夫,或子失其母。累累日就尽,公私窘捐瘠。此是政令乖,伊谁所自取。尝乞减十算,苍穹未蒙许。遂使强惭颜,缪称事摩抚。日冀天色寒,旧恙或可瘉。如何腊已至,未有雪花舞。明当自投劾,待罪听官府。赖有贤二车,殚心能活汝。万一得归田,终焉与樵侣。躬耕可足食,为酒祀考祖。庶几樗栎材,没齿远斤斧。
https://shici.929r.com/shici/NWQSU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