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来天镜,倒沈珠海,碧空净洗秋光。
桃叶渡头,琵琶岸畔,一般艳聚群芳。十里送衣香。
有樯磴历乱,丝管悠扬。
天际波平,莫惊三十六鸳鸯。此时合醉千觞。
算年华似水,水似情长。
琼榭花田,红云锦石,更谁溯说降王。夜静欲飞霜。
想倚栏多少,水佩风裳。
只恐趁潮,归去酒醒梦魂凉。
飞来天镜,倒沈珠海,碧空净洗秋光。
桃叶渡头,琵琶岸畔,一般艳聚群芳。十里送衣香。
有樯磴历乱,丝管悠扬。
天际波平,莫惊三十六鸳鸯。此时合醉千觞。
算年华似水,水似情长。
琼榭花田,红云锦石,更谁溯说降王。夜静欲飞霜。
想倚栏多少,水佩风裳。
只恐趁潮,归去酒醒梦魂凉。
这首《望海潮·珠山记游》由清代诗人杜隽所作,描绘了一幅珠山游赏的壮丽画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将珠山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巧妙融合。
首先,“飞来天镜,倒沈珠海”以“天镜”比喻珠山之景,如同从天而降的明镜,映照着珠海的美景,展现出珠山的雄伟壮观。接着,“碧空净洗秋光”则描绘了天空的清澈与秋天景色的纯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
“桃叶渡头,琵琶岸畔,一般艳聚群芳”通过桃叶渡和琵琶岸这两个地点,展现了珠山周围繁花似锦的景象,仿佛各种花卉在此聚集,竞相绽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十里送衣香,不仅指沿途的香气扑鼻,也暗含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珍惜。
“有樯磴历乱,丝管悠扬”描绘了船只在水面穿梭,乐声飘荡的场景,展现了游人欢愉的心情和珠山的热闹氛围。天际波平,莫惊三十六鸳鸯,则表达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暗示了珠山的美丽与宁静。
“此时合醉千觞”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深深陶醉,希望借此美景一醉方休。接下来,“算年华似水,水似情长”则抒发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情感长久不变的向往。
“琼榭花田,红云锦石,更谁溯说降王”进一步描绘了珠山的美景,琼榭花田、红云锦石,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而“更谁溯说降王”则可能暗含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增加了诗歌的历史文化底蕴。
最后,“夜静欲飞霜,想倚栏多少,水佩风裳”描绘了夜晚珠山的静谧之美,以及诗人独自倚栏远眺的情景,水佩风裳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只恐趁潮,归去酒醒梦魂凉”则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不舍,担心随着潮水的退去,美好的时光也会随之消逝,留下的是清醒后的孤独与凉意。
整体而言,这首《望海潮·珠山记游》通过对珠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怀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境的佳作。
精一传心妙,文明抚运昌。
乾坤归独御,日月要重光。
不值亡胡岁,何由复汉疆。
遽移丹极仗,便上白云乡。
九有哀同切,孤臣泪特滂。
讵因逢舜日,曾得厕周行。
但忆彤墀引,频趋黼坐旁。
衮华叨假宠,缟素识通丧。
似有盐梅契,还嗟贝锦伤。
戴盆惊委照,增秩待行香。
手疏摅丹悃,衡程发皂囊。
神心应斗转,巽令亟风扬。
未答隆儒厚,俄闻脱蹝忙。
此生知永已,没世恨空长。
内难开新主,遄归立右厢。
因山方惨澹,去国又怆惶。
疾病今如许,形骸可自量。
报恩宁复日,忍死续残章。
潺潺流水注回塘,中作平台受晚凉。
四面不通车马迹,一尊聊饮芰荷香。
韩公无复吟花岛,楚客何劳赋药房。
少待须臾更清绝,月华零露洗匡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