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
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
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
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
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
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
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
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
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
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
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
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
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
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
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
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秋夜的宁静环境中,心境清朗,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诗中的意象丰富,风格上承自唐代以来的山水田园诗传统,但又不失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句“释印及秋夜,身闲境亦清”表达了诗人在秋夜之时,心无挂碍,身体与周遭环境皆是一种清净的状态。接着,“风襟自潇洒,月意何高明”则描绘了秋夜中的景色,风轻拂过衣襟,月亮如洗,给人一种凉爽而又宁静的感觉。
下片“闻说武安君,万里驱妖精。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中,诗人提到“武安君”驱逐妖魔,这可能是对某位英雄人物的赞颂,而后文中的“开府集秀士,先招士林英”则显示了一个汇聚贤才、选拔人才的场景。
紧接着,“晋家用元凯,亦是鲁诸生。北望抚长剑,感君知已行。”诗人似乎在怀念过去某位英雄或友人的情谊,他们可能是来自晋地或者是名门之后,诗中所提及的“元凯”和“鲁诸生”都是一种身份的标志。北望抚剑,则表达了对往昔的缅怀与不舍。
最后,“边尘昏玉帐,杀气凝金镫。大敌折齐俎,一书下聊城。”中的“边尘昏玉帐”可能指的是边塞的战事,而“杀气凝金镫”则透露出战争的紧张氛围。诗人提及“大敌折齐俎”,可能是在叙述一场胜利的战役,最后的一书下聊城,则是对这场胜利的庆贺。
结尾处,“翻飞青云路,宿昔沧洲情。”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和思念。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英雄事迹、友情以及战争胜利的深刻感悟。
绮障生银海。是何人、江心巧铸,镂冰圈玳。
上跨彩虹桥一道,秋水两泓无碍。
凭推入、琉璃世界。
老去瞳人私自语,料今生、难出圈儿外。
吾眊矣,有卿在。从今莫把连环解。
任耳鬓、厮磨到老,青矑不改。
黑白太分终是病,对客还须愦愦。
且系著、吴钩锦带。
读曲看花俱可可,祇仪形、不入龙眠画。
还抵得,汉皋佩。
新阴连故苑。蛎墙深红芳,数枝开晚。
镇日帘垂,护镜奁犹怕,劝妆人懒。
琥珀浓斟,浑未解、单衾幽怨。
远道相思,同是春寒,顿孤清宴。隔巷饧箫凄断。
似诉说当年,绣闺香暖。
嫩绿杨丝,傍禁烟时节,暗舒青眼。
自别萧郎,嗟好事、惊风吹散。
梦里寻欢如旧,欢随梦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