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
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
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高松。
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
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
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
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高松。
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宫人辞官归隐的场景,通过对其一生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对其命运的理解和寄托。
“十岁吹箫入汉宫,看修水殿种芙蓉。”这两句描绘了宫人的早年生活,她自幼便进入皇宫,成为一名吹箫的乐伎。汉宫之中有着精美的建筑,水殿旁边还种植着芙蓉,这些都是皇宫华丽生活的一部分。
“自伤白发辞金屋,许著黄衣向玉峰。”随后,诗人转而叙述宫人的暮年时光。白发已成,表明她已经年迈,辞去那金碧辉煌的宫殿,换上简单的黄衣,准备向着山中的玉峰进发。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放弃,更是精神层面上的升华。
“解语老猿开晓户,学飞雏鹤落高松。”这里通过对比,表现了宫人归隐后的新生活。她像一位懂得语言的老猿,能够打开早晨的大门;同时,她也在学习那些年幼的鹤类如何从高耸的松树上滑翔而下。这两种意象都传达了一种对自然、对生命本质的理解和向往。
“定知别后宫中伴,应听缑山半夜钟。”诗人最后表示,对于那些曾在皇宫中共同度过时光的人,她已经心有定论。在她离别之后,她会去聆听那远离宫廷、位于缑山中的半夜钟声。这不仅是对往昔生活的怀念,也象征着她精神上的自在与超脱。
整首诗通过宫人的生涯变迁,展现了从尘世到超然的过程,以及个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价值的深刻追求。
长淮南北知几州,寿阳还在淮西头。
昔年此郡屡反覆,秪怜淮水惟东流。
版图一朝归上国,亟为遗民救颠踣。
抡材谁复叹贤劳,入幕况闻优赞画。
延陵季子千载名,今君秀拔真后生。
平生操履果何似,朱丝弦直冰壶清。
江南迁客多如雨,老幼扶携适玆土。
间关来就衽席安,慰劳已忘行役苦。
就中窜逐谁最贫,石屏孙子林泉人。
袖有文章贱如土,眼看甑釜空生尘。
秋风一夜振林薄,毛骨萧森叹非昨。
千里虽殊骥尾蝇,此身却愧鸡群鹤。
扁舟汴水行复溯,肝胆峥嵘向君露。
人生离合不可期,青眼何时重相顾。
杳杳紫金阙,飞甍集祥云。
玉女拥龙旂,执节推朱轮。
玄元降纶音,列坐诸天君。
琼台雨宝花,仙众何缤纷。
赤舄跨青牛,黄冠骖鹤群。
冲虚奏铙吹,不许世人闻。
臣愚但长跽,垂绅诉衷勤。
秦皇欲不死,服食空多门。
汉武铸金茎,未能沃心焚。
敕赐太上符,真诠秘其文。
假合作容貌,蝉蜕超埃氛。
瑶池洗毛髓,彩翠仍氤氲。
五内洞灵曜,三葩吐奇芬。
芝草产玉田,呼龙自耕耘。
忽而与天壤,心影无嶙峋。
云霓为余驾,虎豹向我蹲。
上见风雨迹,下见天地根。
凌风逝不返,浩劫应长存。
白露下庭树,忽然天地秋。
萧条海上望,怆恻令人愁。
世路日梗纷,干戈满中州。
王业岂不广,居然如缀旒。
嗟彼徇名人,尚爱关内侯。
南琛效职贡,尽逐沧溟舟。
印绶何累累,报国无良筹。
独有云台子,深怀蹙额忧。
快鹘快鹘南山击,鸟北山洒血朝发。
秦陇暮宿荆越凌,厉横视游翔恍忽。
蜩鸠抢飞榆枋间,仰面而视无好颜。
人生得意且快鹘,何用悠悠长闭关。
翟公昔在蓬蒿下,万里清风减高价。
君今慷慨蹑长云,藉藉芳声四海闻。
扬雄欲献河东赋,司马先传喻蜀文。
醉吟快鹘行,醒衔快鹘羽。
愿君化作天池鹏,莫学快鹘栖岩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