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凿新池引一湾,更规高阜敞三间。
缩墙恐犯邻家地,减树图看屋后山。
身隐免贻千载笑,书成犹要十年闲。
门前蓦有相寻者,但说翁今怕往还。
待凿新池引一湾,更规高阜敞三间。
缩墙恐犯邻家地,减树图看屋后山。
身隐免贻千载笑,书成犹要十年闲。
门前蓦有相寻者,但说翁今怕往还。
此诗描绘了一位诗人在田园生活中的自得其乐之情景。开篇“待凿新池引一湾,更规高阜敞三间”表明诗人正准备兴建一个新的水利工程,挖掘池塘以灌溉庄稼,同时也在规划园地的布局,这些动作显示出诗人的生活自给自足,且对自然环境有着精细的考量。
紧接着“缩墙恐犯邻家地,减树图看屋后山”则展示了诗人对于周边环境的尊重与谨慎。他们在修筑围墙时担心侵占他人的土地,在砍伐树木时也考虑到要保留住处背后的山形美景,以此可见其对和谐共存的追求。
“身隐免贻千载笑,书成犹要十年闲”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生活状态的满意与期待。他们希望自己的隐逸生活能够避免后世的嘲笑,同时对于自己创作的作品也持有一种长远的耐心和严谨的态度,认为即使作品完成,也需要十年的时间去验证其价值。
最后两句“门前蓦有相寻者,但说翁今怕往还”则透露出诗人对外界交流的一种矜持与警惕。尽管有人来访探寻,却只字片语,提及诗人的名字,便是表达一种对于过往的恐惧和不安,可能是在暗示着过去的某些不愉快经历或是社会地位的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谨慎与自我价值实现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