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戏题山庵二首·其一》
《戏题山庵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曾批龙鳞捋虎须,君恩天大偶全躯。

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

无剑拄颐但樵服,有衾覆首胜珠襦。

他时只著深衣去,不必防闲发冢儒。

(0)
翻译
他曾触犯龙颜,胆敢捋虎须,皇上的恩典极大,让他保全了性命。
进入那如梦似幻的华胥国,连太行山都能移动,显得多么愚蠢。
没有宝剑支撑下巴,只穿农夫的衣服,有被子盖头比珠宝袍子更珍贵。
将来只需身着深衣离去,无需担心那些挖坟盗墓的儒生。
注释
批:批阅,指触犯龙颜。
龙鳞:比喻皇帝的威严。
虎须:比喻权势或危险。
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度,象征梦境。
浑成梦:完全沉浸在梦境中。
移太行山:夸张的说法,形容力量巨大。
樵服:农夫的衣服,表示简朴生活。
珠襦:用珠子装饰的贵重衣服。
深衣:古代的一种长袍,象征隐士或高洁之士。
发冢儒:挖坟盗墓的儒生,讽刺那些不择手段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戏题山庵二首·其一》。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享受山林生活的心境。

"曾批龙鳞捋虎须,君恩天大偶全躯。" 这两句诗通过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龙和虎,用“君恩”暗指自然赋予的恩惠,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感激之情以及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怀。

"入华胥国浑成梦,移太行山得许愚。"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寄托的境界。“华胥国”原本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所达到的精神状态,而“移太行山得许愚”则表明诗人通过移居山林,获得了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满足。

"无剑拄颐但樵服,有衾覆首胜珠襦。" 这两句强调了诗人的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他不需要武力(“无剑”),只需简单的衣着(“樵服”)就能过得自在,而且即便是简陋的被子(“有衾覆首”)也胜过华丽的珠饰。

"他时只著深衣去,不必防闲发冢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期待和安排。他希望自己将来能穿着简单的衣服,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需要担心世俗的烦恼。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追求自然、清净、高远情操的意境,以及他对于超越尘世、达到精神自由状态的向往。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嘲贺逢圣联

承不起天恩,当不起重问,断断乎有理;

上不能致君,下不能泽民,默默乎无言。

(0)

苦旱五首·其三

祷雨断屠宰,屠沽咸扫迹。

夜闻索猪肝,口腹累安邑。

(0)

古艳歌

东风小院百花明,日高春困不闻莺,殢人无力炙鹅笙。

(0)

君子行·其一

匹夫立大义,一诺同山河。

诚信贯金石,盟誓其奈何。

贵盛自相倾,权势集干戈。

同气称弟兄,一朝寻斧柯。

怀忠每见尤,进退畏虞罗。

曾参畏三至,谗言岂在多。

流连白圭章,叹息形窹歌。

(0)

善哉行

去日虽逝,为驩己多。来者复然,不乐云何。

以筑以缶,以鼓以雷。中厨击鲜,不亦快哉。

辛为酒池,发来用师。太康于畋,穷后拒之。

君子有位,湛乐非仪。我贱终窭,好乐母菑。

日晻晻兮,月出之光。俾昼继夜,何其未央。

既有旨酒,亦有嘉肴。胡不万年,相寿以遨。

丘糟肉坻,不如疗饥。弹丝炙匏,不如止悲。

(0)

中秋后一夕朱生新婚于蒋以箑乞诗因赠

平分秋色问婵娟,月半初过月又圆。

人与佳期俱二八,花从结子各三千。

蒋山眉□金陵黛,朱草阶生玉树妍。

聊赠新词障纱扇,莫教含笑太真前。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