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梦醒时,雨洒玄裳湿。
声欲闻于天,故向松梢立。
赤壁梦醒时,雨洒玄裳湿。
声欲闻于天,故向松梢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中的第十六首,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从鉴赏角度来看,这句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意境奇妙:赤壁梦醒时,诗人似乎将历史与现实融合,将自己置于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之间。雨洒玄裳湿,不仅形容了环境的潮湿,更象征着诗人的心绪被历史的氛围所浸润。
2. 抒情手法:声欲闻于天,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向往,是一种想要超越世俗、与宇宙精神相通的表达。故向松梢立,这里的“故”字承上启下,既有因果之意,也有顺势而为之意味,显示了诗人的坚定与执着。
3. 诗歌节奏:全句节奏流畅,“赤壁梦醒时”、“雨洒玄裳湿”等短长句交替使用,形成了一种生动的音乐美。读来给人一种自然而然的感觉,恰似诗人的内心独白。
4. 象征意义:梅花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坚韧不拔、清高脱俗等象征意义。这首诗通过对梅花的细腻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赏析,更透露了作者内心对于坚持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追求。
综上所述,这句诗不仅展示了宋伯仁精湛的笔法和深厚的情感,还反映了他对梅花这一意象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