窭数分明是寄生,狋吽空复口相争。
奇言怪语何须数,千户犹能诧俗盲。
窭数分明是寄生,狋吽空复口相争。
奇言怪语何须数,千户犹能诧俗盲。
这首诗通过形象生动的比喻,揭示了社会中某些现象的本质。首句“窭数分明是寄生”,以“窭数”(贫穷的人)比喻那些依赖他人或社会资源生存的人,形象地描绘出他们寄生于社会的状态。接下来,“狋吽空复口相争”,用动物狋吽(可能指狗和猫)的争斗来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无谓争吵,强调这些争斗只是徒劳无功,没有实质意义。
“奇言怪语何须数”,进一步指出那些奇特、怪异的言论没有必要过多提及,暗示这些言论往往缺乏实际价值或真实性。最后,“千户犹能诧俗盲”,则表达了对社会上无知或盲目跟随者的一种讽刺,即使有千户之多的言论或行为,也难以改变普通民众的无知状态,暗含了对教育和社会引导的呼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的观察和比喻,反映了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于人们思想认识局限性的反思。
徐侯心万里,身堕百里中。
政以诗礼庭,上有鹤发翁。
岂无敲榜喧,不入丘壑胸。
开轩寄远韵,几净窗玲珑。
竹影落夏簟,水光摇秋空。
一对凫鹜行,万里牛马风。
悠然见南山,不与俗眼同。
徐侯归去来,三径资已丰。
身将心共远,勿为督邮恭。
祖意生来达,诗心老去专。
传灯与谁子,绝笔在何篇。
朝客散谈席,野禽窥法筵。
唯应轩北石,秋后自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