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这首诗名为《龙》,出自北宋时期诗人丁谓之手。丁谓在此诗中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不操千金宝,思观九色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与对龙这种神异生物的向往。千金宝代表着世间的珍贵之物,而九色虬则是传说中五彩斑斓、神秘莫测的龙的形象。
"负图钟上圣,衔烛照穷幽。" 这两句描绘了龙的异能与神圣。负图即背负图腾,钟上圣则是指龙能够承载着圣人或神灵的形象,而衔烛照穷幽则展现了龙在黑暗中发光,引导迷茫者找到光明的能力。
"但仰飞天大,宁闻战野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的超脱心态。飞天大即是指龙飞翔于天际,而宁闻战野忧则表明诗人宁愿听到战争中的忧愁声响,也不愿低头去关注世俗的喧嚣。
"沃焦须霈泽,莫道我无求。" 最后两句则是对内心世界的自白。沃焦即滋润的心灵,而霈泽(大雨)象征着精神上的充实和满足。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内在满足,不需要外界的评价。
总体而言,丁谓的《龙》不仅描绘了一种超自然的美好景象,更通过对龙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神圣以及精神自由的向往。
宿雨全收,晚凉乍爽,喜微云点缀长天。
广寒宫敞,素面露婵娟。
影浸闲庭如水,看浮动、竹雾梧烟。
相依处,团圞共话,人月恰双圆。
记阑干十二,桂花丛下,分劈红笺。
许诗成次韵,学步随肩。
一向秋光隔断,清辉好、两地空悬。
今夜永,参横斗转,幽赏不成眠。
花锁风低,柳梳月晓,银钩稳控晶帘。
眉峰未画,侍儿初整香奁。妆掠罢,性多嫌。
对菱花、几度偷瞻。罗衣欲换,熏笼频启,兰麝仍添。
杏梁双燕呢喃,生妒双飞双舞,把泥频衔。
擎妆独坐,小窗针线慵拈。愁漠漠,闷恹恹。
取金刀、细劈黄柑。心酸似妾,不胜齿软,更点吴盐。
蕉影横窗,又点染、一番秋色。
谁信道、岁华如旧,画楼今夕。
天末飞鸿难诉与,帘前明月曾相识。
想当初,已误总难追,今无及。千种事,休重忆。
千种恨,书盈帙。叹三生缘薄,泪珠空滴。
偏是王郎逢谢氏,不教仙女随张硕。
想徒然,满腹尽文章,成虚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