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向灯花问。知道明朝怎。果有一函来。
从头读几回。半是模糊话。忽把灯花骂。
呼雁过云边。回他没字笺。
喜向灯花问。知道明朝怎。果有一函来。
从头读几回。半是模糊话。忽把灯花骂。
呼雁过云边。回他没字笺。
这首《醉公子·灯花》由清代诗人黄永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营造,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爱情的执着。
首句“喜向灯花问”,以“灯花”作为情感寄托,表达出诗人对未知事物的好奇与期待,仿佛在询问未来是否会有好消息传来。接着,“知道明朝怎”,则流露出对明天的不确定性和期待之情,这种情感在人们面对未知时尤为常见。
“果有一函来,从头读几回。”当真的有消息传来时,诗人不仅兴奋地阅读,甚至反复品味,这体现了对爱情或重要信息的珍视与渴望理解。然而,“半是模糊话,忽把灯花骂。”在解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误解或不明确的信息,诗人因此感到困惑和不满,甚至对灯花发泄情绪,形象地展示了情感的复杂性。
最后,“呼雁过云边,回他没字笺。”诗人通过想象,希望远方的信使(雁)能带来答案,即使没有文字,也希望能传达心意。这一句既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以及面对情感不确定性时的复杂心理状态,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大造茫茫杳无际,水国春阴真成例。
今春气煖日光辉,天宇晶明覆海圻。
忽然一夜惊霹雳,惊蛰未到人悚惕。
俗传四十九日乌,此语翁媪验历历。
漫天匝地苦淋漓,其状若何一数之。
微如丝缕骤强弩,大过倾盆小漏卮。
日比卵黄壳遮隔,尾肖鳞甲片参差。
陌上百花皆落魄,堤前万柳尽颦眉。
不履著久前后折,油伞淋多骨肉离。
处处茅檐青笠盖,家家苔壁绿蓑披。
风似剪刀利何用,云如堆墨笨难移。
吾淡由来多阴雨,困人无过今春苦。
除却深居简出入,觅食细民畏若虎。
岂系娲皇炼未精,石塌天河注下倾。
估客货湿愁贸易,农夫种烂废〔耘〕耕。
有时搔首仰问天,天何言哉惟默默。
回思旱魃□为灾,穿墟伐冢搜之急。
即今甚雨正需之,千金燕市求不得。
转辗咨嗟叹奈何,世间真个苦人多。
夜来愁□滴欲碎,挑灯作此当悲歌。
《七七苦雨行》【清·林占梅】大造茫茫杳无际,水国春阴真成例。今春气煖日光辉,天宇晶明覆海圻。忽然一夜惊霹雳,惊蛰未到人悚惕。俗传四十九日乌,此语翁媪验历历。漫天匝地苦淋漓,其状若何一数之。微如丝缕骤强弩,大过倾盆小漏卮。日比卵黄壳遮隔,尾肖鳞甲片参差。陌上百花皆落魄,堤前万柳尽颦眉。不履著久前后折,油伞淋多骨肉离。处处茅檐青笠盖,家家苔壁绿蓑披。风似剪刀利何用,云如堆墨笨难移。吾淡由来多阴雨,困人无过今春苦。除却深居简出入,觅食细民畏若虎。岂系娲皇炼未精,石塌天河注下倾。估客货湿愁贸易,农夫种烂废〔耘〕耕。有时搔首仰问天,天何言哉惟默默。回思旱魃□为灾,穿墟伐冢搜之急。即今甚雨正需之,千金燕市求不得。转辗咨嗟叹奈何,世间真个苦人多。夜来愁□滴欲碎,挑灯作此当悲歌。
https://shici.929r.com/shici/edAMfm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