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
《七月既望过圻村访蔡金风适冲寰翁至同登龙山寻幽谷钓台诸胜晚留小酌泛月而归·其三》全文
明 / 安希范   形式: 古风

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

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

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

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

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七月的一个夜晚,经过圻村,拜访蔡金风,并与冲寰翁一同前往龙山,探访幽谷、钓台等胜景的经历。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幽美与壮丽。

首句“岩壑饶幽茜,磴道亦萦复”,开篇即以“岩壑”、“磴道”描绘出山间幽深的景象,山路蜿蜒曲折,充满了探索的乐趣。接着,“始陟从阴崖,盘旋下阳麓”,描述了登山的过程,从阴凉的山崖开始,逐渐向下进入阳光照耀的山麓,暗示着旅程的不断变化和发现。

“徘徊丛草间,跫然至容谷”,在茂密的草丛中漫步,突然间来到了一个宁静的山谷,这里充满了生机与和谐。接下来,“樵人误指径,荆榛多枳足”,通过樵夫的指引,发现了一条被荆棘覆盖的小路,行走其间,荆棘划破了脚底,增加了旅途的艰辛与挑战。

“少傅昔留题,摩藓犹可读”,诗人提到古代的文人曾在此留下题字,虽然岁月久远,但还能辨认出字迹,体现了历史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接着,“寻幽兴转剧,委蛇血湖澳”,表达了诗人对探寻未知的浓厚兴趣,即使道路艰难,也乐在其中。

“钓台忽回望,奇胜更悦巳”,在回望时,诗人惊喜地发现了钓鱼台,这里的美景让人心情愉悦。最后,“高岩似列屏,古洞如夏屋”,高耸的岩石如同排列的屏风,古老的洞穴仿佛夏日的凉亭,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观与独特。

“此地若诛茅,居然可卜筑”,诗人感慨于这片美景,想象如果在这里建造房屋,定能过上隐居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丽与壮阔,还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敬仰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安希范

安希范
朝代:明   号:我素   籍贯:江苏无锡   生辰:1564-1621

安希范(1564-1621)字小范,号我素。江苏无锡人,明万历年间进士,授礼部主事,因乞便养母,改南京吏部。万历二十一年因上《纠辅臣明正邪》一疏惹怒神宗遭贬,归乡后主讲于东林学院。著有《天全堂集》。安希范同顾宪成、顾允成、高攀龙、刘元珍、钱一本、薛敷教、叶茂才合称为“东林八君子”。
猜你喜欢

挽何凌汉联

践道一身,兼贯乎言功者德;

易名当代,少止于义理曰安。

(0)

集句联

典坟探奥旨;诗礼挹馀波。

(0)

昭忠祠联

死事念诸君,尚落得一席名山,千秋俎豆;

封侯嗤我辈,倒不如杖游南岳,钓隐西湖。

(0)

挽任兰生公

廿载神交,欣逢旧雨重来,时艰共济;

两淮德遍,惊睹大星遽殒,民望安归。

(0)

挽张之洞联

新猷颁宪法,群仰经纶,方期日赞中枢,海外同尊大帝国;

旧德溯渊源,亲承杖履,何意星沉上相,天涯长恸小门生。

(0)

贺张百熙60寿联

先佛而生,寿星见丙;荷天之宠,异命重申。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赵光逢 阎修龄 冯宿 刘光第 张融 曹一士 汤思退 殷英童 周孚先 萧道成 徐浩 曹龙树 刘太真 淮南小山 王延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