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七》
《诗三百三首·其二一七》全文
唐 / 寒山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我闻天台山,山中有琪树。

永言欲攀之,莫晓石桥路。

缘此生悲叹,幸居将已慕。

今日观镜中,飒飒鬓垂素。

(0)
注释
天台山:古代名山,位于浙江,以佛教文化著名。
琪树:神话中的仙树,象征高洁或稀有。
石桥路:山路,可能暗示崎岖难行。
生悲叹:因难以实现的愿望而感到悲伤。
将已慕:即将失去的向往,可能指青春或理想。
飒飒鬓垂素:形容头发花白,暗示岁月流逝。
翻译
我听说天台山,山里有珍贵的琪树。
长久以来想攀登它,却不清楚通往石桥的小路。
因此心中充满悲伤,庆幸居住的地方让我向往。
今天在镜子里看到,我的两鬓已经斑白如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对远方美好之地的向往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于天台山琪树的渴望与悲叹。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沉。

"我闻天台山,山中有琪树" 一句直接点出了主题,通过听闻而非亲见,表达了一种遥远的向往。天台山在中国文化中历来被赋予美好的意象,而琪树则是珍贵之物,这里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与追求。

"永言欲攀之,莫晓石桥路" 反映了诗人对于那未知世界的渴望和困惑。"永言" 表示了一种持续不断的愿望,而"莫晓"则表明了到达那里道路的不清晰,这两句构成了强烈的情感张力。

"缘此生悲叹,幸居将已慕" 这里,诗人因为不能亲临心仪之地而感到悲伤。"生悲叹" 直接表露了内心的苦恼,而"幸居将已慕" 则透露出一种已经习惯于这种向往但又无法实现的情感状态。

最后两句 "今日观镜中,飒飒鬓垂素" 描述诗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景象。通过对镜中形象的观察,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和青春不再,这与前文对于天台山琪树的向往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通过对远方美好之地的向往,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寒山

寒山
朝代:唐   号:均不详   籍贯: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

寒山(生卒年不详),字、号均不详,唐代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出身于官宦人家,多次投考不第,后出家,三十岁后隐居于浙东天台山,享年一百多岁。严振非《寒山子身世考》中更以《北史》、《隋书》等大量史料与寒山诗相印证,指出寒山乃为隋皇室后裔杨瓒之子杨温,因遭皇室内的妒忌与排挤及佛教思想影响而遁入空门,隐于天台山寒岩。
猜你喜欢

招圆机吃槐叶冷淘有狐泉之句辄复为谢

野狐泉畔昔人集,朱亥墓南今日豪。

惭愧曾槐谁细摘,暂抛汤饼属吾曹。

(0)

和陈叔易见寄

终日焚香却袢暑,只此于君愧典刑。

莫怪慇勤问元朗,此心要自渴沧溟。

(0)

节孝处士徐先生

莫怪先生身上贫,眼看外物似浮云。

房中除却琴棋后,更有门前鹤一群。

(0)

过涧歇.东皋寓居

归去。奈故人、尚作青眼相期,未许明时归去。

放怀处。买得东皋数亩,静爱园林趣。

任过客、剥啄相呼昼扃户。

堪笑儿童事业,华颠向谁语。

草堂人悄,圆荷过微雨。

都付邯郸,一枕清风,好梦初觉,砌下槐影方停午。

(0)

感寓十首次韵和黄著作鲁直以将穷山海迹胜绝赏心晤为韵·其五

鼓吹出西羌,光华动眉额。

鞬櫜望酒泉,面有可怜色。

念身匪兕虎,少日四方迹。

百计等画蛇,老大悲故国。

(0)

慎思闻家弟无斁捷解见贻用前韵

吾弟平生辛苦同,匹雏志举百钧钟。

自惭操瑟尚不斥,劝使力田终有逢。

青眼故人欣捷报,白头老母喜占从。

书林傥预西城集,釂子酣酣杏正浓。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