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新丰水的壮阔景象与复杂情状,展现了自然力量的雄伟与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坚韧与智慧。
首句“江涛郁南隘,河流顺北泻”,以“郁”字形容江水的汹涌,以“隘”字描绘水流的狭窄,形象地展示了江河的壮丽与险峻。接着,“两势交盾矛,抵扼不相下”,运用比喻手法,将江河比作交战的盾矛,生动地表现了水流的激烈冲突。
“盘涡骤旁溢,泛滥没田稼”,描绘了江水在曲折中形成的漩涡突然扩散,洪水泛滥,淹没农田的场景,体现了自然力量的不可预测和破坏性。
“云气重难塞,雨力劲偏借”,通过云雨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威力,云层厚重难以阻挡,雨水的力量更是加剧了洪水的肆虐。
“舟师踞危舷,长篙拄堤罅”,描述了船夫们在危险的水域中艰难航行,使用长篙支撑堤岸,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勇敢与智慧。
“蛟龙穴其底,馋眼碧相射”,以蛟龙的形象象征潜在的危险,暗示了江水深处可能存在的威胁。
“前帆苦风抑,仓猝不能卸”,描绘了船只在强风中难以行动的情景,表现了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限制。
“纵之若弩疾,触闸陡平砑”,通过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船只在闸门前的快速冲刺,以及触碰闸门后的瞬间减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力量的对抗与妥协。
“后船络长绠,赤骭走且咤”,描述了后续船只通过连接绳索的方式协同行动,展现了团队合作的力量。
“少弛退或蹶,猛挽进得乍”,强调了在对抗自然力量的过程中,稍有松懈就可能导致失败,只有奋力前进才能取得胜利。
“客意谙风波,屡阅神转暇”,表达了旅行者对风浪的熟悉与适应,以及在面对困难时的冷静与从容。
“但苦久饥渴,无由觅村榨”,反映了人们在自然灾难中的生活困境,渴望食物与水源的迫切心情。
“丈碧沈岸荻,寸绿露原秺”,描绘了洪水过后,岸边的芦苇和田野的绿色重新显现,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荡汩及牛羊,流亡少村舍”,展示了洪水对动物和村庄的影响,描绘了一幅荒凉的景象。
“长吏相图经,百计策防埧”,描述了地方官员为防止洪水采取的各种策略与措施,体现了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智慧与努力。
“泽弱易成斥,委念但随化”,表达了对土地被洪水侵蚀的担忧,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与顺应。
“居民陈灾苦,悯极反增讶”,反映了受灾民众的苦难与同情,以及在面对巨大灾难时的惊讶与无奈。
“大涨接小卤,菊秋甚梅夏”,通过对比,描绘了洪水季节与正常季节的不同,强调了自然现象的异常与变化。
“量日候刚午,郁雾晷疑夜”,通过时间与天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压抑与不确定的氛围。
“牵挽踰曲阿,吾险固已谢”,表达了在克服重重困难后,对安全与稳定的一种渴望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新丰水的描绘,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人类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无奈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