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珍重筠溪旧主人,我知明水是前身。
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
这首诗是一位词人通过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旧友的怀念之情以及对佛法修行的一种体悟。诗中“珍重筠溪旧主人”一句,表现了词人对过去在筠溪居住的主人的思念。“我知明水是前身”则透露出词人对于轮回转世的某种领悟。
接下来的“如何一念初无过,便有多生未了因”表达了一种佛法中的观点,即一切苦难皆来源于过去的业力积累,而这些业力需要通过修行来逐渐消除。这两句诗展示了词人对佛教轮回观念的理解和接受。
“止酒裙襦成厌杂,逃禅槌拂要比邻”则描绘了一种生活场景,可能是指词人或其朋友在放弃世俗的享乐之后,选择了佛教修行的道路,并且可能已经有一定的成就,以至于周围的人都对其生出了敬畏之心。
“云居嫡子重拈出,流布诸方此话新”这两句诗意味着词人或其朋友在佛法上的某种成就和理解被广为传播,这里的“云居嫡子”可能是指一位得道高僧,或是一位有深刻见解的修行者。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旧友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词人对于佛法修行的一种理解和实践。这首诗通过优美的语言和意象,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彭郎作诗调最高,语中起伏多波涛。
维其有之是以似,千佛名经中一豪。
潮从海来与山激,彭郎诗成疾飞镝。
词锋何止却千军,脆敌何堪守坚壁。
去年载酒呼衰翁,萧萧两鬓吹江风。
手持氂尾白玉柄,坐中风味王安丰。
今年不出无一语,想像红旌浪中舞。
卧听东来响怒涛,安得西飞有双羽。
晚岁菟裘谁与谋,有如此江真可羞。
会待潮来复潮落,短蓑独速吴江秋。
五月麦秋闽岭寒,岭头风雨荔子丹。
旧从图画见眉目,何曾生食知甘酸。
天生尤物亦甚悭,路远致之良复难。
宫中妃子一破颜,犹须驿骑来长安。
绛纱囊小欣乍识,晚上苏台醉瑶席。
人如玉笋擘轻红,诗似春云惊坐客。
书生馋相绝可怜,诵诗口角空流涎。
何时遂作七闽客,日啖玉肌三百丸。
犹胜穷愁杜陵老,暮年奔走巴山道。
万里泸戎摘荔枝,一生辛苦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