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匡庐是胜游,谪臣何敢计淹留。
城中未有看山处,客馆僧坊谩举头。
自古匡庐是胜游,谪臣何敢计淹留。
城中未有看山处,客馆僧坊谩举头。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舜俞的《诗二首(其二)》。诗中,诗人表达了对庐山美景的向往和对自己贬谪身份的谦逊感慨。"自古匡庐是胜游",开篇便点出庐山作为历来名胜之地,引人向往;"谪臣何敢计淹留",则流露出诗人被贬为臣的无奈与自嘲,暗示自己不敢过多停留,享受这本应属于游人的美景。接下来两句"城中未有看山处,客馆僧坊谩举头"进一步描绘了在城市中无法尽享庐山之美的遗憾,只能在客馆或僧舍中抬头遥望,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自由自在游山玩水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贬谪心境。
雨歇无馀春,草木忽而长。
东风吹旷野,千里绿莽莽。
夕阳澹微明,命策赴幽赏。
徘徊石上坐,郁郁念畴曩。
子规叫重云,意散不复往。
艳娥煽妖悖且饕,云师围之骑周遭。
飞廉喑呜挟箭号,万鼓动地助战鏖。
吴刚弃斧北且逃,扶桑君还骑巨鳌。
银蜍腹聚流清膏,玉兔颡折飞白毛。
苍茫杀气横四郊,冻鸢无语饥鸿嗷。
紫皇第功封二豪,汝马可归弓可櫜。
黄道肃穆君请遨,黔首颙颙光勿韬。
愿驾丹毂扬锦旄,疾驱六龙升海涛。
五色烂烂中天高,衣披水子绛锦袍。
葵心不宁忧忉忉,矫首东方歌楚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