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清昼》
《清昼》全文
宋 / 丘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谁信茅茨即玉堂,閒来清昼似宵长。

二仪升降太虚内,一静消磨万意忙。

忿欲俱空心自正,行持无力梦犹狂。

可曾濯足沧江水,飞上云间千仞冈。

(0)
注释
茅茨:简陋的茅屋。
玉堂:华丽的宫殿。
清昼:白天。
宵长:夜晚般漫长。
二仪:天地。
太虚:太空。
一静:万念俱寂。
消磨:消遣、度过。
忿欲:愤怒和欲望。
心自正:内心平静。
行持无力:行动力微弱。
梦犹狂:梦境仍然狂野。
濯足:洗脚。
沧江水:沧江的水。
飞上:飞升。
千仞冈:千仞高的山岗。
翻译
谁能相信简陋的茅屋就是华丽的宫殿,闲暇时的清昼仿佛夜晚般漫长。
天地在太空中升降运行,万念俱寂中消磨时光。
心中的愤怒和欲望都已消散,尽管行动力微弱,梦境依然狂野。
你是否曾在沧江中洗脚,然后飞升直上云霄,攀登千仞高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清静的生活状态。在第一句“谁信茅茨即玉堂”中,茅茨本是草屋之意,但这里却被赋予了“玉堂”的美好,显示出一种精神上的超脱和对物质世界的不在乎。紧接着,“閒来清昼似宵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受,即便是在闲适自得的白日里,也感觉不到时间的压迫,因为内心的宁静与悠远。

“二仪升降太虚内,一静消磨万意忙”进一步描绘了一种宇宙观和精神状态。这里的“二仪”指的是天地,升降象征着自然界的运行规律,而诗人却将其置于“太虚”的境界中,表达了对世间纷扰万象的超脱态度。同时,“一静消磨万意忙”则强调了一种通过内心的静默来消解外界干扰和杂念的修养。

诗人在“忿欲俱空心自正,行持无力梦犹狂”中,表达了对情欲和贪欲的超越,以及一种精神上的自我调整。尽管外在的修行或仪式可能显得无力,但内心却已经达到了一种清醒和自律的状态。

最后两句“可曾濯足沧江水,飞上云间千仞冈”则是对诗人精神境界的一种形象描绘。沧江水象征着广阔无垠,而“飞上云间千仞冈”则显示了诗人心灵的自由翱翔和高度。

整首诗通过对比世俗与超脱、动与静,展现了一种追求精神宁静和内在自我的生活哲学。

作者介绍

丘葵
朝代:宋

泉州同安人,字吉甫。早年有志朱子之学,亲炙于吕大圭、洪天锡之门。杜门励学,不求人知。宋亡,居海屿中,因自号钓矶翁。元世祖闻其名,遣御史奉币征聘,不出,赋诗见志。年八十余卒。有《易解义》、《书解义》、《诗解义》、《春秋解义》、《周礼补亡》及诗集。
猜你喜欢

寄郑方伯山齐

昔日莆阳役,春山共采芝。

郑虔犹逐客,贾傅自明时。

潦倒莺花切,提携酒馔随。

难忘何氏宅,汎爱木兰陂。

(0)

早发临安

东阁冬月西关西,仲冬雨雪水复微。

去年今年风色恶,大有小有人烟稀。

于潜诸县讨大贼,军旅之后多蟊螣。

意外征求莫大繁,今日苍生合苏息。

(0)

百忧行

自我结束出门时,正值世路多艰危。

匪才被蒙主司录,壮图恐负平生期。

刑臣干纪作厉阶,此辈乘势为狐狸。

朝中衣冠死桎梏,意外括索空茅茨。

君门万里不可测,虎豹九关那得窥。

所以流殃遍海岱,使我积愤齐峨嵋。

一时安化起作孽,敢睨神器宁无词。

山东铁骑皆王臣,亦忍弄兵于潢池。

高祖社稷岂易改,孝宗惠爱无孑遗。

所赖天子开神聪,大加显诛不复疑。

继是诸贤出补葺,至今万姓犹疮痍。

朔方三边屡入境,桂林群獠长劳师。

意者蛮貊本梗化,虽在平世亦若斯。

荆巴乃是荒服内,五载恃险夫何为。

要之三将爱生事,民瘼肯与朝廷知。

遂令赤子化魑魅,乳臭小儿尽绯衣。

况闻村落吏捉人,比并只为供军需。

去年华林覆大众,今年桃源杀偏裨。

乃者狼兵岂得已,所过惨于熊与罴。

四方郡邑所召募,纪律不一皆逃归。

以此公私厌金革,庙议复欲为羁縻。

安得一下罪己诏,民得粒食莫为非。

(0)

虎丘与近夫太初同游

余幼寡好尚,所求在岩峦。

青鞋白接䍦,濩落三吴间。

良朋偶云集,结我以岁寒。

殷郎自东海,孙子自函关。

霜月明枫江,驾言虎丘山。

归云拥绝阁,下视空尘寰。

腾身慕黄鹤,延年愁金丹。

愿言事支遁,孟浪烟霞端。

(0)

子夜歌三首·其一

梅花在岭南,侬欢在山东。

梅花欢所爱,不得附冥鸿。

(0)

义鸠篇

端居肃元府,永惟玄化机。

神理罔有忒,众万讵能违。

翔植纷总总,气感率有知。

无论大圣狂,咎休固其宜。

荆茂于义音,乌驯以孝思。

细德亦鼓物,而况凤与麒。

戒言彼狡童,胡自决德基。

达人上内植,履祥复何疑。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程晋芳 赵惇 江天一 应玚 杨士琦 司马槱 孟云卿 邓牧 叶清臣 廉希宪 杜仁杰 张子容 张佳胤 惠士奇 姚崇 柳中庸 吕夷简 李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