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
不为盘中蔬,岂与烟茁齐。
削出青山根,峭立碧玉圭。
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
不为盘中蔬,岂与烟茁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和普公赋东园十题(其三)石笋》。诗中,诗人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块形态独特的石笋。"削出青山根"形象地写出石笋如从青山中切割而出,根基深沉;"峭立碧玉圭"则形容石笋挺拔如碧玉制成的圭尺,清雅秀丽。接下来,诗人通过"不作湘竹老,不染帝子啼",表达了石笋不似湘妃竹般年岁增长,也不承载着帝子的哀愁,保持着自然的纯净。最后两句"不为盘中蔬,岂与烟茁齐",进一步强调了石笋不同于寻常蔬菜,它的价值更在于其独特的观赏性和自然之美,而非仅用于日常食用或与草木同列。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石笋的独立品格和美学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