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镜要使明,拭几要使净。
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
吾曹亦圣徒,可不学颜孟。
磨镜要使明,拭几要使净。
奈何视吾心,不若几与镜。
垢污倘未除,秋毫即为病。
吾曹亦圣徒,可不学颜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杂感十首》之一,以"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为韵脚。诗中通过磨镜和拭几的日常小事,寓言性地表达了对内心修养的重视。诗人指出,磨镜和拭几都要做到明亮洁净,以此类比,人的内心也应该去除垢污,保持清明。他强调,作为追求圣贤之道的人,应当学习颜回和孟子那样的高尚品德,不断自我净化,提升精神境界。整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刻,体现了陆游诗歌的教化和修身主题。
平生好看竹,每见觉相与。
小大或疏密,一一皆媚妩。
恨无地可种,所至造竹所。
近方辟门径,得地寻丈许。
乞邻栽百个,参差正当户。
天公有老眼,惠以三日雨。
山行不厌泥,但喜竹无苦。
归来报平安,翠叶多楚楚。
不妨来子猷,奚必希蒋诩。
何当绕扶疏,岁寒与君侣。
纳纳乾坤一草亭,西山尽见若秋屏。
霜馀远水呈天碧,雨过遥空现帝青。
逸叟真成陶令隐,高怀长似屈原醒。
肯堂固赖贤孙子,精爽犹疑尚有灵。
春空吹雨作馀寒,去去扁舟不可扳。
伊昔曾游三大水,到今独记九华山。
想君脉脉征途远,属我悠悠梦境閒。
回首江山固无恙,怀人倚待好诗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