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
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
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
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
欲送残春招酒伴,客中谁最有风情。
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
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
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人在残春时节邀请酒伴共同享受自然之美。开篇即提出一个问题,“客中谁最有风情”,这不仅是对酒伴风度的赞赏,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鉴赏眼光。
接着,“两瓶箬下新开得,一曲霓裳初教成”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准备饮宴的情景。新酿好的酒与刚学会的乐曲共同营造出一种愉悦的氛围,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感受。
“排比管弦行翠袖,指麾船舫点红旌”两句,则是对正在进行的宴会活动的描写。乐器的排列、演奏者的翠绿衣袖,以及船上的红色旗帜,都给人以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
最后,“慢牵好向湖心去,恰似菱花镜上行”两句,则是对宴会后游湖情景的描绘。诗人邀请酒伴缓慢地牵引着美丽的船只向湖中央前进,这一景象如同在菱角形的镜子里行走,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也反映了他对生活节奏的理解和享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语言,将春日里的宴会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