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扫先师翁塔大雨赋此》
《扫先师翁塔大雨赋此》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四百峰中雨,倾盘聚此峰。

眉分双涧瀑,雷起隔溪龙。

土嫩难禁水,心悲易怯风。

晴阴付天地,随处见吾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中山峰的壮丽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首句“四百峰中雨,倾盘聚此峰”以磅礴之势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雨幕笼罩的山峰世界,仿佛整个雨季的精华都集中在这一座山峰之上。接下来,“眉分双涧瀑,雷起隔溪龙”两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将山峰间的瀑布比作双眉,雷声则像是隔着溪流的龙在呼啸,形象地展现了雨中自然界的动态美。

“土嫩难禁水,心悲易怯风”这两句转而描写山峰在雨水侵袭下的脆弱与诗人的感伤情绪。泥土在雨水的冲刷下显得更加娇嫩,难以承受更多的重量;诗人心中的悲伤似乎也容易在风雨中被激发,表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

最后,“晴阴付天地,随处见吾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理解与接受,以及对生活常态的平静态度。无论是晴是阴,都是天地间自然循环的一部分,而“吾翁”则可能是诗人对某种恒定、不变事物的寄托,象征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总有不变的真理或情感存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思考与态度。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题沧浪亭

君构虚亭古岸头,我来登览判千忧。

丈人钓艇波澜阔,孺子歌声草树秋。

山似画屏随屈曲,人如杨柳擅风流。

他年若有江湖具,乘兴因君棹小舟。

(0)

虚舟斋诗为王深叔作

人生一涉世,波澜渺无穷。

凡儿似得计,兀兀自穷能。

惟有盛名下,颇招众嫉攻。

开关或延敌,政使臧亦凶。

古人故不尔,山泉养正蒙。

我非阮嗣宗,何时见阿戎。

濯濯春月柳,谡谡松下风。

似闻未著冠,笔力百夫雄。

馀子窘不足,渠乃忌太丰。

比从道人游,警悟世谛中。

试观名斋意,已见应世工。

圣贤在方策,制行固不同。

惟有虚己游,万川同一东。

此名可书绅,愿言谨厥终。

(0)

向居卿所藏灵壁石歌

灵壁之石妙天下,奇姿异质穷变化。

时时好事获寸尺,谷量牛马未当价。

耐官丞相三代孙,风流似是典刑存。

心胸本无纨裤气,诗书渐洗膏粱昏。

迩来得石不盈尺,依稀尚带莓苔迹。

气象中含万仞悬,秀润仍分千里碧。

大江之南千万山,终日思归行路难。

坐中一见此真骨,心折当年雨后天。

君不见黄金白璧骄侈本,大官厚禄方安稳。

少年趣驾迅如电,我欲追之堕车蹇。

年来老大计转拙,一丘一壑兴不浅。

傥君他日弃前鱼,南窗坐对庐山远。

(0)

牧童

相呼相唤又村讴,放却牛来古渡头。

有客问津浑不顾,笑将轻苇汎孤舟。

(0)

题黄稚川云巢

云巢一上十五里,中有今世巢居子。

鸡鸣犬吠白云里,不知天际去此几。

平生深契鸟巢禅,剪茅盖头万事已。

宴坐经行飞鸟上,人间荣辱不到耳。

蜗牛两角竟何为,鹪鹩一枝端自喜。

我有一廛落城市,章服裹狙聊复尔。

武溪未访桃花源,脩江傥问桃花水。

会取樱桃洞前路,藜杖扶衰从此始。

(0)

九日登高有感

置酒临重阳,举觞忽不乐。

忆昔登高日,亲朋盛杯酌。

人事经年异,物景但如昨。

生别未会遇,死别已冥漠。

吾生更飘荡,四海无所著。

黄花眼中见,翻令怀抱恶。

莫觅四坐欢,节序正寥落。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