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
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
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
生还应有分,西笑问长安。
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
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
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
生还应有分,西笑问长安。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江州担任司马时,对于即将到来的新的职务——忠州刺史的期待和喜悦。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和对未来工作的乐观态度。
“炎瘴抛身远,泥涂索脚难。” 这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艰苦生活的回忆,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炎热和泥泞代表着困难和挑战,而“抛身”和“索脚”的动作则暗示了克服这些困境的决心。
“网初鳞拨剌,笼久翅摧残。” 这两句诗采用了更为生动的比喻,将自己比作被囚禁的鸟儿,现在得以破笼而出,展翅高飞。这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写照,也映射出了诗人对于自由和新生的向往。
“雷电颁时令,阳和变岁寒。” 这两句则转向自然景象的描绘,通过雷鸣与日光的交替,表现出季节更迭和时光流转的意境。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要顺应时势,把握机遇。
“遗簪承旧念,剖竹授新官。” 这两句表达了对过去记忆的缅怀以及对未来职责的接受。“遗簪”象征着往昔,而“剖竹”则预示着新的开始和任务。
“乡觉前程近,心随外事宽。”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于新环境、新生活的期待和喜悦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放宽心态,对于即将到来的生活充满了乐观。
“生还应有分,西笑问长安。”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以及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这里的“西笑”可能指的是对新生活的期待和向往,而“问长安”则是在询问未来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由内而外的喜悦之情,以及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