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汪翔甫八月十日卒去曹元会五月三日之报仅三月馀两翁皆年八十四》
《闻汪翔甫八月十日卒去曹元会五月三日之报仅三月馀两翁皆年八十四》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甫作诗为两翁寿,岂虞相继骇予闻。

八旬已过太公望,一旦俱为冥漠君。

场屋少时尝张王,兵戈晚岁忽纷纭。

全天所赋无遗憾,端复真修地下文。

(0)
翻译
我刚刚写诗祝两位老翁长寿,怎料他们相继离世让我震惊。
两位老人已年逾八十,如同姜太公般德高望重,突然都成了逝者。
年轻时在科举考场追求功名,晚年却陷入战乱纷争。
上天赋予他们的寿命没有遗憾,他们在地下的世界也会继续修行。
注释
甫:杜甫的自称。
作诗:创作诗歌。
寿:祝寿。
岂虞:岂料,没想到。
相继:一个接一个。
骇予闻:使我感到震惊。
八旬:八十岁。
太公望:指姜子牙,有智慧和威望的象征。
一旦:忽然有一天。
冥漠君:指去世的人。
场屋:科举考试场所。
张王: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和榜眼、探花。
兵戈:兵器,借指战争。
纷纭:混乱,众多。
全天:上天。
所赋:赋予的生命。
无遗憾:没有遗憾。
端复:确实,真正。
地下文:地下的生活或来世。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表达了对朋友甫作和汪翔两位先生逝世的哀悼之情。诗人通过追忆与两位先生共度时光的场景,抒发了对生命易逝和友情珍贵的深切感慨。

诗中的“岂虞相继骇予闻”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接连去世的震惊和悲痛。"八旬已过太公望,一旦俱为冥漠君"则描绘了两位先生都已年逾古稀,但终究无法逃脱死亡的宿命。

“场屋少时尝张王,兵戈晚岁忽纷纭”一句,通过对比早年和平时光与晚年战乱的对比,强化了诗人对于时代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全天所赋无遗憾,端复真修地下文"则表明两位先生生前都有文学创作,无需再有遗憾,而他们留下的文章也将长存。

整首诗语言沉郁,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忆和对生命消逝的叹息,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对朋友的怀念之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石浪庵山楼社集得处字

悬岩象波涛,结构楼轩翥。

浪头突起绿摇天,不见风帆落何处。

枕石生日月,排浪分昏曙。

中有吟瓢挂树梢,一任落花随水去。

(0)

泾皋十咏·其六蟠槐

古槐蟠踞似龙骄,屈曲离奇绿意饶。

旅客何须问前路,浓阴斜荫义庄桥。

(0)

白头

深山跳虎水吟龙,道是风云总易从。

屠狗短歌同激烈,将军长揖恕疏慵。

南临闽海烟迷峤,西走秦川雪满峰。

三十年光转眼过,白头犹作一书佣。

(0)

费县口占

地涌青莲石抱沙,东蒙北枕水环衙。

山城谁道春来晚,开遍棠梨又枳花。

(0)

季春清明前二日赴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讲会,至华藏寺,壁间见先祖题号宛然而诗已剥蚀,缅仰百年不胜感慕,因和钱古山韵重题

遗墨龙蛇隐,题名日月新。

我增先世感,山是旧时春。

坐倚崖前柏,蔬餐涧底蘋。

寻幽皆胜侣,飞雨欲沾巾。

(0)

岩居即事

未得餐云吸紫霞,饥来一任采山花。

懵腾不识人间事,流水声中寄岁华。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