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季春清明前二日赴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讲会,至华藏寺,壁间见先祖题号宛然而诗已剥蚀,缅仰百年不胜感慕,因和钱古山韵重题》
《季春清明前二日赴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讲会,至华藏寺,壁间见先祖题号宛然而诗已剥蚀,缅仰百年不胜感慕,因和钱古山韵重题》全文
明 / 吴桂森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遗墨龙蛇隐,题名日月新。

我增先世感,山是旧时春。

坐倚崖前柏,蔬餐涧底蘋。

寻幽皆胜侣,飞雨欲沾巾。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于季春清明前二日,前往门生秦神之、王行可诸友的讲会地点——华藏寺的情景。在寺中,诗人偶然发现先祖的题号依然清晰可见,而其留下的诗作却已剥蚀,这引发了诗人对百年时光流转的感慨与怀念。

首句“遗墨龙蛇隐”,以“龙蛇”形容先祖的书法,既形象又富有诗意,隐喻着先祖的墨迹虽已模糊,但其艺术魅力犹存。接着,“题名日月新”则对比鲜明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事物的新旧更替,暗示着虽然岁月更迭,但先祖的名声与贡献依旧熠熠生辉。

“我增先世感,山是旧时春”两句,诗人直抒胸臆,表达对先祖的深深敬仰与怀念之情。山川依旧,但人事已非,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人的情感体验,使得他对先祖的追思更加深刻。

“坐倚崖前柏,蔬餐涧底蘋”描绘了诗人静坐山崖前,品尝着简朴的野餐,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境,也暗含着对先祖生活态度的向往与追求。

“寻幽皆胜侣,飞雨欲沾巾”最后两句,诗人与友人一同探索幽静之地,享受相聚的乐趣。然而,随着一场即将到来的细雨,诗人的情感似乎变得更为细腻,预示着离别或分别时刻的临近,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感动与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先祖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然、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感的作品。

作者介绍

吴桂森
朝代:明

吴桂森(1565-1632),明经学家。字叔美,号觐华,无锡人。万历四十四年贡生,与顾宪成、高攀龙讲学东林书院,及高攀龙入京,继承集会主讲。崇祯初,东林书院修复,日讲易其中。自号东林素衣。著有《周易象述》、《书经说》、《息斋笔记》等。
猜你喜欢

寅庵

哲人操履异凡庸,终日乾乾省厥躬。

举目若临天帝座,出门如睹大宾容。

半生持守无违越,万虑潜消自感通。

嗟我小心恒翌翌,芝兰气味喜相同。

(0)

张文献公祠

丞相祠堂何处寻,龟峰石畔草如茵。

松阴故址风霜古,苔锁残碑岁月深。

万古铁胎遗素像,千秋金鉴写丹心。

登临眺望追怀处,风度依然照古今。

(0)

游九华山

峰头名胜郁岧峣,一上南岑四望遥。

山拥九华森地轴,塔衔双照插天标。

朝看岚翠和烟重,晓过溪声带雨骄。

我欲皈依清静里,可能长此避尘嚣。

(0)

石龙头山

天上归来寻旧迹,行边清兴只依然。

白云流水回幽涧,碧树啼猿破晚烟。

翠落山光方外景,露和花气洞中天。

须知此地经行处,屈指重游二十年。

(0)

清乐轩四景诗为驸马沐公赋四首·其三

梧叶萧萧秋意凉,端居偏爱木樨香。

韦编或玩归藏易,法帖闲临急就章。

阶下葵开常向日,篱边菊绽未知霜。

怡情何用誇醇酎,碧碗新调紫蔗浆。

(0)

送张真人贺圣节回龙虎山

龙虎真人上界仙,桂旗兰盖惯朝天。

承恩长到黄金殿,侍宴曾陪白玉筵。

午夜星辰回使节,西江烟水送归船。

京华岁岁期相遇,来祝吾皇寿万年。

(0)
诗词分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诗人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