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书台上听泉者,还忆匡庐入卧游。
千尺云松平地起,九江春水拍天流。
亦知阮籍多贪酒,自爱庾公不下楼。
思尔箫声当静夜,时时吹凤碧山头。
勘书台上听泉者,还忆匡庐入卧游。
千尺云松平地起,九江春水拍天流。
亦知阮籍多贪酒,自爱庾公不下楼。
思尔箫声当静夜,时时吹凤碧山头。
此诗《寄熊自得》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通过描绘勘书台上听泉之景,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勘书台上听泉者”,以“勘书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书卷与自然的交汇之处,倾听泉水潺潺,感受心灵的宁静。接下来,“还忆匡庐入卧游”一句,巧妙地将现实与想象结合,通过回忆庐山的卧游体验,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
“千尺云松平地起,九江春水拍天流”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千尺云松,仿佛从地面直插云霄,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观;九江春水,波涛汹涌,拍打着天空,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两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性格的赞美,如同这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山水一般。
“亦知阮籍多贪酒,自爱庾公不下楼”两句,借用了阮籍和庾亮两位历史人物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个性的了解与欣赏。阮籍嗜酒如命,而庾亮则有“不下楼”的雅号,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独特性格的描绘,也是对其高洁品质的赞颂。
最后,“思尔箫声当静夜,时时吹凤碧山头”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想象在静谧的夜晚,友人吹奏的箫声悠扬回荡在碧绿的山头,这种情景既充满了诗意,又蕴含着深深的思念之情。整个诗句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与向往。
综上所述,《寄熊自得》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友人个性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大对不得董仲舒,马扬骫骳羞小儒。
升堂执经称弟子,苦立颛门争姓氏。
天老地典今已亡,但留芜秽充縢囊。
何人锐笔斲元气,眼中光景供凋伤。
有书如山积不读,绕壁啁啾古魂哭。
袒衣便便大贾腹,中有肥肠贮鱼肉。
鱼肉日餍身日肥,彼呫哔者空詅痴。
戴敝中书冠,不救一餐饿。
颇闻青蝇谗,转防黄雀贺。
急束床头书,掷与槽马驮。
蒙面渡芦沟,恐有留者过。
采药青原山,芒鞋踏应破。
归键香城庐,梦抱吉川卧。
天与清风名,未须感摧挫。
百尺栖鸾篁,路尘那能涴?
悬鼓招谏臣,求言帝如渴。
胡我馀庵翁,挂冠竟还越?
昔年蓟门秋,寒飙厉苍鹘。
邀我同看山,登楼拄青笏。
维时云四颓,君以寸眉揭。
腾我醉后心,去海共漰渤。
奈何志未伸,陈情乞骸骨。
遥知枕石眠,梦犹眷天阙。
飞梦越东海,梦见修竹门。
弟妹及妻子,环侍头白亲。
饤饾错菹果,饯岁方开樽。
庭前梅花枝,已有红萼生。
我梦颇怡悦,为拭枯苔痕。
倦眠梅下石,醒见孤枕存。
暖日已过窗,广市人声喧。
聊写羁孤愁,浩莽还八垠。
绀云郁万莽,结岫如鸡冠。
十二将军峰,浣水南与环。
列祖六七茔,灵魄妥其间。
祭无亲子孙,遥遥踰百年。
大父丹峰公,少孤心力殚。
每嗟支水存,不识昆崙源。
半生苦探访,稍稍闻绪端。
搜荆得遗墓,既得心始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