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悬鼓招谏臣,求言帝如渴。

胡我馀庵翁,挂冠竟还越?

昔年蓟门秋,寒飙厉苍鹘。

邀我同看山,登楼拄青笏。

维时云四颓,君以寸眉揭。

腾我醉后心,去海共漰渤。

奈何志未伸,陈情乞骸骨。

遥知枕石眠,梦犹眷天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燮在春夜中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

首句“悬鼓招谏臣,求言帝如渴”借用古代典故,形象地表达了君主渴望听取忠言的迫切心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君王的忠诚与期待。接下来,“胡我馀庵翁,挂冠竟还越?”则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决绝,暗示他可能已经辞官归隐。

“昔年蓟门秋,寒飙厉苍鹘”描绘了一幅秋天边塞的凄凉景象,寒风凛冽,鹰隼翱翔,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氛围。接着,“邀我同看山,登楼拄青笏”则回忆起与友人一同登山赏景的美好时光,青色的笏板象征着文士的身份与雅趣。

“维时云四颓,君以寸眉揭”描述了当时云层低垂,仿佛要倾覆的情景,而友人却以坚定的目光面对,表现出不屈的精神。接下来,“腾我醉后心,去海共漰渤”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醉后的自由心灵中,能够与大海共舞,追求无拘无束的生活。

最后,“奈何志未伸,陈情乞骸骨”表达了诗人因志向未能实现,请求辞官归隐的心愿。“遥知枕石眠,梦犹眷天阙”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状态,虽然远离朝廷,但心中仍怀有对天子的眷恋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自由以及理想抱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渴望解脱的情绪。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韩退之《孟郊墓铭》云:以昌其诗。举此问王定国,当昌其身耶,抑昌其诗也?来诗下语未契,作此答之

昌身如饱腹,饱尽还当饥。

昌诗如膏面,为人作容姿。

不如昌其气,郁郁老不衰。

虽云老不衰,劫坏安所之。

不如昌其志,志壹气自随。

养之塞天地,孟轲不吾欺。

人言魏勃勇,股栗向小儿。

何如鲁连子,谈笑却秦师。

慎勿怨谤谗,乃我得道资。

淤泥生莲花,粪壤出菌芝。

赖此善知识,使我枯生荑。

吾言岂须多,冷暖子自知。

(0)

成都进士杜暹伯升,出家,名法通,往来吴中

欲识当年杜伯升,飘然云水一孤僧。

若教俯首随缰锁,料得如今似我能。

(0)

吊天竺海月辩师三首·其一

欲寻遗迹强沾裳,本自无生可得亡。

今夜生公讲堂月,满庭依旧冷如霜。

(0)

青牛宫

青牛宫中青草生,数间老屋徒攲倾。

老人婆娑坐牛背,似怪关尹闻其名。

东来万里西游客,倚遍宫前旧时柏。

巫咸大招不可期,欲向青牛问消息。

(0)

次韵七首·其七

废田为屋宇,困士学农桑。

来者或相问,耕焉安得堂。

为言吾欲醉,且去客无妨。

信有痴人梦,宁甘草径荒。

(0)

赠耕堂栀子花

六出英英九夏寒,短丛香玉映清湍。

主人自出无人管,输与泠然隔岸看。

(0)
诗词分类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诗人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