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楚兵馀花木少,小桃开得一株新。
平分阿母池边景,浅发参军幕下春。
红雨未飘莺语细,綵霞初暖燕来频。
垂帘能隔东风态,只恐皮郎赋未真。
淮楚兵馀花木少,小桃开得一株新。
平分阿母池边景,浅发参军幕下春。
红雨未飘莺语细,綵霞初暖燕来频。
垂帘能隔东风态,只恐皮郎赋未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钱参政的官员在春日里赏桃花的情景。从字面上看,诗中的意象轻盈而生动:
"淮楚兵馀花木少" 表示战争过后,花木稀少,一派荒凉之感。
"小桃开得一株新" 却在这破败中显露出一丝生机,小桃盛开。
接下来的两句 "平分阿母池边景,浅发参军幕下春" 描绘的是钱参政在家中的庭院里与母亲共享春色,环境幽雅而宁静。这里的“阿母”表达了对母亲的亲昵之情,“浅发参军幕下春”则是说春意已经悄然到来。
"红雨未飘莺语细,綵霞初暖燕来频" 这两句通过对比鲜明地描绘出春天的生动景象。红色的花瓣尚未随风飘散,而莺鸟的歌声却已细微可闻;彩云初现,温暖中小燕频繁穿梭。
最后两句 "垂帘能隔东风态,只恐皮郎赋未真" 则是说在室内虽能避开外面的春风,但诗人担心自己写的诗不足以表达这份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赏,以及对家庭温馨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自我期许,希望自己的文字能真实地传达这份情感和景致。
仲夏暑方壮,游子巾柴车。
崖断眇空旷,遂造群仙居。
阔步烟霭外,追凉晚风馀。
泉声远逾响,猿挂时相呼。
仙人翔寥廓,曾不念故庐。
苍珉礼斗处,往往闻笙竽。
我复恣云卧,悠然隘寰区。
妄念鼓不作,长啸聊虚徐。
力田胜巧宦,燕息自超然。
懒觑竹素书,俯仰丘壑间。
时时过祇园,亦复舞胎仙。
偶然得欢趣,举觞望青天。
六凿自无竞,歘见象帝先。
羲皇隔晨炊,坐见淳风还。
磨蚁不少留,鼎鼎遂百年。
但得会心侣,相对两忘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