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一》
《春夜都门怀人诗十七章·其十一》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个]韵

戴敝中书冠,不救一餐饿。

颇闻青蝇谗,转防黄雀贺。

急束床头书,掷与槽马驮。

蒙面渡芦沟,恐有留者过。

采药青原山,芒鞋踏应破。

归键香城庐,梦抱吉川卧。

天与清风名,未须感摧挫。

百尺栖鸾篁,路尘那能涴?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复杂心情和坚韧意志。诗人以自嘲的方式描述了自己身着破旧官帽,却无法解决温饱问题的尴尬境地。他担心小人的谗言,同时警惕着可能的背叛,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的险恶。

接着,诗人展现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决绝态度,将书籍紧束,甚至不惜将其抛弃,仿佛在说,知识在这样的时刻也无济于事。他选择蒙面渡过芦沟桥,这不仅是对未知的恐惧,也是对可能遭遇的不测的防范。这种行为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安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随后,诗人的思绪转向自然,他前往青原山采药,穿着破旧的芒鞋,显示出他对生活的朴素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回到住所后,他梦见自己躺在吉川之上,似乎在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解脱。这里,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找内心平静的愿望。

最后,诗人以“天与清风名,未须感摧挫”结束,表明即使在逆境中,他也保持着对自由和纯净的追求,不会轻易被外界的挫折所动摇。他将自己比作栖息在百尺高竹上的鸾鸟,象征着即便身处污浊之中,也能保持高洁之志,不受世俗尘埃的玷污。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坚韧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侧面。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古诗九章赠别郑同夫·其九

昆崙九千仞,浩荡不可期。

九州行无穷,会有相逢时。

执手不忍别,赠子双琼枝。

交道愧苟合,素心谅难知。

油油山上云,冉冉无定姿。

松柏生涧壑,贞性终不移。

天寒白日暮,秋风动江蓠。

怅然道路远,何以慰所思。

马鸣城北门,长揖从此辞。

但知行者乐,讵知留者悲。

(0)

常熟舟中

落日琴川路,薰风彩鹢新。

烟波时独往,鸥鸟自相亲。

兴岂同元亮,狂疑类季真。

凭谁问行迹,湖海一孤臣。

(0)

南楼雨坐

投閒登小阁,独坐倚雕阑。

帘幕千村雨,絺衣五月寒。

水声来坐上,烟景翳林端。

风洒侵窗竹,图书润未乾。

(0)

秋日姚山人自楚适岭南道经虔中过访赠别二首·其二

久向吴中卧,今为岭外行。

风尘千里客,琴剑一书生。

瘴海秋将尽,关山月自明。

莫愁途路险,南越已销兵。

(0)

舟中晚眺

落日低沉阁,残霞倒浸江。

轻帆晴片片,归鸟暮双双。

酒兴随时发,诗魔未肯降。

閒心对流水,独立倚篷窗。

(0)

晓渡漕湖

阴雨三冬后,湖田一望平。

风生帆势疾,日出浪花明。

野鹤摩霄迥,沙鸥狎水轻。

篷窗独凝眺,坐觉晏然清。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程宿 冯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