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荫怀素、庵头绿。
禅心婆子休烧逐。异寒崖枯木。夜龛聊寄红绡宿。
悟梦里、原无鹿。
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荫怀素、庵头绿。
禅心婆子休烧逐。异寒崖枯木。夜龛聊寄红绡宿。
悟梦里、原无鹿。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禅室中的美人蕉,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禅室内的静谧与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等,营造出一种既世俗又超脱的氛围。
“阿谁钗钏”,以钗钏比喻女子的装饰,暗示了禅室中女子的美丽与精致。“施蒲团”,蒲团是佛教修行者打坐时所用的垫子,这里象征着禅室的宁静与修行的氛围。“笑燕支一簇”,燕支是一种古代的化妆品,此处以“笑”字赋予了化妆品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化妆时的愉悦心情。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将女子比作天女,穿着娇美的服饰,仿佛在散落的花瓣中舞蹈,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接着,“荫怀素、庵头绿”,“怀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这里借指女子的书法或手迹,而“庵头绿”则可能是女子所处环境的颜色,或是她衣饰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
“禅心婆子休烧逐”,“禅心婆子”指的是修禅的女性,这里的“烧逐”可能是指追求世俗的欲望,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异寒崖枯木”,通过对比寒崖上的枯木与禅室内的温暖,突出了禅室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最后,“夜龛聊寄红绡宿”,“夜龛”指的是夜晚的佛龛,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在夜晚的禅室中,以红绡(丝织品)为伴,寄托着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悟梦里、原无鹿”,“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欲望或追求,通过“悟”字表达了对梦境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暗示了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禅室中女子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禅室环境和氛围的渲染,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