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探春令.禅室美人蕉·其二》
《探春令.禅室美人蕉·其二》全文
清 / 黄之隽   形式: 词  词牌: 探春令

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荫怀素、庵头绿。

禅心婆子休烧逐。异寒崖枯木。夜龛聊寄红绡宿。

悟梦里、原无鹿。

(0)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禅室中的美人蕉,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禅室内的静谧与美。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阿谁钗钏”、“施蒲团”、“笑燕支一簇”等,营造出一种既世俗又超脱的氛围。

“阿谁钗钏”,以钗钏比喻女子的装饰,暗示了禅室中女子的美丽与精致。“施蒲团”,蒲团是佛教修行者打坐时所用的垫子,这里象征着禅室的宁静与修行的氛围。“笑燕支一簇”,燕支是一种古代的化妆品,此处以“笑”字赋予了化妆品以生命,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化妆时的愉悦心情。

“看散花天女、娇妆束”,将女子比作天女,穿着娇美的服饰,仿佛在散落的花瓣中舞蹈,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接着,“荫怀素、庵头绿”,“怀素”是唐代著名书法家,这里借指女子的书法或手迹,而“庵头绿”则可能是女子所处环境的颜色,或是她衣饰的一部分,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意境。

“禅心婆子休烧逐”,“禅心婆子”指的是修禅的女性,这里的“烧逐”可能是指追求世俗的欲望,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异寒崖枯木”,通过对比寒崖上的枯木与禅室内的温暖,突出了禅室的宁静与生命的活力。

最后,“夜龛聊寄红绡宿”,“夜龛”指的是夜晚的佛龛,这里用来形容女子在夜晚的禅室中,以红绡(丝织品)为伴,寄托着内心的宁静与安详。“悟梦里、原无鹿”,“鹿”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某种欲望或追求,通过“悟”字表达了对梦境和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暗示了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禅室中女子形象的描绘,以及对禅室环境和氛围的渲染,展现了作者对于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黄之隽
朝代:清

(1668—1748)清江苏华亭人,字石牧,号?堂。康熙六十年进士,官编修。曾提督福建学政。坐事罢官。性喜藏书,工诗文,著述甚富。有《?堂集》,又集句为《香屑集》。
猜你喜欢

自黄州至巴河游灵岩寺观孙仲谋刑马坛相传权于此刑马祀江神遂提师伐寿春云

乔木隔尘埃,华堂敞深僻。

人静好鸟鸣,睡馀疏雨滴。

悲愁感萧瑟,吊古披荒寂。

尚溯紫髯翁,誓师沉马璧。

(0)

光山谣

舣舟淮南望新息,天遣清淮限南北。

崎岖细路入光山,野色苍凉秋日白。

八月穫稻田无水,蚱蜢群飞稻乾死。

危桥绝涧闻水声,喧喧汲水争瓶罂。

昏昏落日衔远山,鸟啼车辙未得閒。

县公吴生我世旧,为我烹羊酤斗酒。

灯前醉饱纷就眠,五更开门星满天。

长年他乡心惘然,远途辛勤难具言。

(0)

冬日放言二十一首·其二十一

渊明非无心,似以酒忘忧。

如以药愈疾,未佳宁免忧。

我直好饮耳,与世本悠悠。

人间有何事,奚足烦杯瓯。

(0)

雪晴野望

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客坐无毡君莫笑,陶潜亦有酒盈樽。

(0)

秋日忆家

汩汩流光长远客,年年秋至是离家。

孤城入夜寒更迥,霜月满天归梦赊。

摵摵老桐风后叶,娟娟疏菊雨残花。

茅檐布被犹无力,长走尘埃真可嗟。

(0)

樊山

黄叶疏林江上洲,西风角怨夕阳楼。

晚天紫翠凌空阔,只有樊山取意秋。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